第二百五十章 君子和隶农(上)(第2/2页)

数万大军行动,要有前锋侧翼。

墨家的前锋部队的任务,是打开通道,一旦发现敌军主力则靠近黏住。

齐军留下了大约六千人阻击,不管诸侯到底选择了怎么样的撤退路线,都在于这六千人能阻击多久。

如果久拖未决,这一万前锋就无法快速撤出战斗,到时候就算是发现诸侯主力的目的是攻承匡偏师,墨家也没有办法快速部署。

讨论之后,适终于下了死命令,要传令兵连夜将消息送到前锋军中。

无论如何,在后日中午之前,击溃齐军的阻击部队,不惜代价,为主力打开通路。

……

宁陵东南二十里处,有一条贯通宁陵、商丘、楚丘的重要通路的交汇处。

这里有一个不算大的村社,临靠在一条小河边。

从宁陵附近撤回来的齐军已经在这里驻扎了半日,并且挖掘了简单的筑垒。

他们正面大约七里之外,便是墨家一万一千人的前锋。

士兵们都知道明天可能就要打仗,他们并不知道这一仗的敌我力量对比,也不知道联军的主力已经准备开溜。

齐国的军队没有基层组织,所以不能够将战斗的目的和意义传达到最底层。

因为士兵知道的越多,反而越畏惧作战,很可能选择逃走。

只有让他们保持一种什么都不知道、只知道听军官的命令作战的状态,方有可能完成这种阻击的任务。

村社内的几处帐篷内,几名名字里带着轩辕氏的中级军官正在享受着他们的晚餐。

这些帐篷都是从泗上那边买来的,墨家这些年几乎什么都卖,只要有钱有粮食有铜,就可以买到过期的火绳枪、毛毡帐篷、棉漆布等等。

外面有些冷,帐篷内还要暖和一些。

一名军官正在抱怨。

“今年的收成算是完了。去年墨家攻越、攻楚,谁能想到居然今年就要开战?我种了一千四百亩的棉花,如今只怕是已经被墨家运走了。”

旁边一人安慰道:“你也不要如此愁闷,就算是墨家不出兵胶东,战事一起,难道这些棉花还能常价卖出去吗?”

“刁蛮的商人必然会趁机压价,这些商人死不足惜。商人为最贱之业,不是没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