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漫长归途(第2/2页)

刘彦并不是第一次与胡人打交道了,知道那是在投石问路。

“西北边来的。”刘彦有语言翻译系统,要什么口音就是什么口音,要说什么话就是什么话,现在就是一口地道的羌人口音:“来这边是途经,还要继续向北。”

青州的北边不是其他地界,就是翼州。他来时已经编好了,后赵与东晋正在长江边上大战,一套关于想去东晋的说词编出来,那样就能解释为什么要去翼州走的是青州,不是其它地方。

这年头中原大地是羯族人为尊,说话的自然就是羯族人,那个壮年羯族就点着头说:“想要药材不是走南人地头,就是要到辽东。”

刘彦打的是羌族旗号,说的是要采购药材。

羌族现在是比较活跃,不过一般是活跃在西北和高原下方的盆地(吐谷浑),另外在蜀地也算活跃。

刘彦并不清楚羌人有没有建国,只能说自己是代表某个大部落。这一点其实也有由头,他带的人一看就是硬茬子,很是有军伍的作风,当今年头出远门谁不带上一批武士?

必须要说明的是,当今年头也就只有胡人会到处溜达,晋人不说能不能溜达,但绝对不敢明刀明枪带着护卫到处乱跑,要不被杀了都没处伸冤。

后赵政权亦是有羌族人当官,不过还是比不上氐族人,虽说都是第二等人,可还是会存在差别。

这个城池就是个小地方,所谓有头有脸的人也就那样,刘彦一阵海侃,那些双脚踏不出几十里地的胡人也就只能是听听。

刘彦也就是有限度的胡说八道,说说各地风土人情啥的,不去牵扯太高端的东西。

那些羯族人和氐族人一听刘彦能说那么多地方的风土人情,有些也是他们道听途说过,不是脑子简单,是实在见识有限,再有就是刘彦无论从装扮还是为人处世都没半点晋人的影子,姑且也就信了刘彦是远道而来的人。

羯族人霸道,对谁都霸道,做主的羯族人随意搞来一些药材,说是要卖给刘彦,还说让随便定价。

刘彦是什么人?哪怕再不济也是经过现代信息轰炸过的人,哪能不懂是什么意思。不就是要个过路费什么的嘛!

给,但不能给太多,想要再勒索就态度强硬,摆出大不了干一场的架势。

这样其实就对了,只有讲什么礼仪法度的华夏苗裔才喜欢息事宁人,胡人讲的是大家互相给面子,不给面子就用拳头讲话。

应付完头头面面的人物,刘彦的身份被接受,他也就能光明正大的乱逛,可以看到的东西多,看多了却未必能有什么好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