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三章 郑和要回来了(第2/2页)

当然,如今的日本还从来没有被占领过,说不定也会引起轩然大波,让他们都联合起来对付大明。

不过真要到了那个时候,朱瞻基反而会更高兴,也让他好好出出这六百年的怨气。

孙林孙少监是金阔在担任镇守使的时候,提起来的一个助手,他擅长分析,对商业也比较感兴趣,所以朱瞻基将所有的情报分析人物交给了他,也让他在兴庆宫坐镇。

金阔是大太监,自己本身有职司,还要替朱瞻基统管全局。

李亮是贴身太监,他用的也顺手。

孙林填补了他们两个人之间的空白,三个人并没有太直接的竞争关系。

刚把所有整理好的情报都搬过来,随着太监的通报,朱棣来到了大殿内。

朱瞻基让出了自己的位置,帮他倒了一杯凉茶才问道:“皇爷爷今日下午没有看杂戏?”

朱棣看着案几上的资料,又看了看孙林笑道:“找好借口了?”

“纪纲本来就准备下个月去日本,在今年年底之前,我们会做好一切准备的。皇爷爷就权当什么也不知道就好。”

朱棣点了点头说道:“如今榜葛刺等二十余国的使臣都在应天府,如果引得日本使臣到朕面前哭鼻子,朕可饶不了你。”

朱瞻基正容抱拳道:“孙儿愿立下军令状。”

朱棣却摆了摆手说道:“你心中有数就好,其他我也不多说了。今日携美同游,虽然使得你更亲民,你也没有考虑太孙妃和胡良娣的感受?”

朱瞻基这一下真的有点懵逼了,这一国皇帝,要对日本动手,图谋一个巨型银山不关注,却来关心孙子的房中事!

这也太滑稽了吧!

见朱瞻基依旧没有想明白,朱棣摇了摇头说道:“你啊,精明的时候精明的厉害,愚鲁的时候也愚鲁的可笑。于公你是一国太孙,于私你即将是一家之主。身为中枢,自然要做到不偏不倚,平衡有度。这不仅是持家之道,更是谋国之道。此事在我看来,比你所谋大事更为重要。”

朱瞻基这才明白过来了朱棣的意思,借着今天下午的事,在提醒他要懂得平衡几个女人之间的关系,更要在以后的日子里平衡好各方关系。

一个进退有度,手腕高明的君主,自然比一次必然能赢的战争要重要的多。

朱瞻基心悦诚服地拜道:“孙儿受教,定当引以为鉴。”

朱棣这才满意地哈哈一笑。“好了,你继续忙吧,我去喝几杯美酒,看一场大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