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八章 宝船(第2/2页)

朱瞻基回身摆了摆手说道:“不急,孤要好好看看这艘大船。石指挥使,带孤到处看看,包括卫士们住的地方,孤都要去看看。”

石国瑞有些为难地说道:“殿下,船底不雅,恐有辱殿下风雅。”

朱瞻基不以为然地说道:“孤不怕……带路吧。”

甲板以上,船头和船尾各有三层炮楼,船腹只有一层炮台。

朱瞻基和高级将领们都在船艉的上层居住,但是到了甲板以下,就犹如进了另一个世界。

如此大型的巨船,又没有现代的设备,下到了甲板以下,到处的视线就差了许多。

船员们住的地方都在船只的四周,只能依靠甲板处的天井有一点光线。

所有人住的都是通铺,大约五个人住一个鸽子笼,每个人的空间不到两平米并且只有一米高。

也就是说,每个人在自己的床上根本站不起来,最多只是坐下,睡觉需要把自己塞进去。

这里比监狱的空间更小,空气更污浊。这还是天晴的时候,如果遇到下雨,天井被盖住的时候,这里的环境更加恶劣,恐怕一点光线都没有了。

再往下一层,才是操作间。这里比水线略高一点,有明轮驱动的传动舱,大部分人都光着身子,手里扒着一根木棍着力,用力地蹬动着脚踏,转动了明轮。

而船舵间里面,则有一点蒸汽朋克时代的工业美,巨大的摇橹每一根都需要十五个人配合才能划动。

有十个人需要用力推,将摇橹推到位以后,下面就会有五个人用绳子依靠自己的体重把摇橹压起来,摇橹被固定在一个角度里,压起来之后,就又会回到原位。

为了节省布料,几乎没有人穿衣服,虽然是十一月,但是每个人身上都是热气腾腾。

李亮有些羡慕地看着那些水手的一身腱子肉,又看了看自己的小胳膊小腿,忍不住叹了口气。

当然,他更羡慕的是他们胯下还垂着两个蛋,而自己只剩下了一支枪。

船只的最下层和中间的部位都是仓库,有十几个带着吊杆的天井,可以将货物装进船舱或者吊出来。

虽然工业的气息还不明显,但是不可否认,在夹江工业区建立起来之前,这里才是整个大明最接近工业文明的地方。

只是可惜的是,东方的社会模式限制了这种发展,最后甚至还倒退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