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马克西穆斯征服意大利和最后的败亡(387—388 A.D.)(第2/2页)

久经战阵的老兵仍然记得,僭主马格嫩提乌斯在充足的资源供应下进行了旷日持久的抵抗,使得他们费尽千辛万苦经历了三场血战才拿下。但是,跟他一样篡夺西部皇位的后辈,发动的战争却持续了不到两个月就宣告结束(公元388年6月至8月),影响的范围不过200英里。东部皇帝是卓越的军事天才,对比之下马克西穆斯就显得懦弱无能,他在最紧要的时刻,表现出毫无军事素养的举措,欠缺振奋士气的大无畏精神。狄奥多西拥有数量庞大而且行动积极的骑兵部队,使他的才华如虎添翼,占有更大的优势。匈奴人和阿兰人以及效法他们的哥特人,组成很多弓箭手分遣队,他们在马背上作战,利用鞑靼人的机动性来打击敌人,靠此击败一成不变只凭匹夫之勇的高卢人和日耳曼人。这些骑兵部队在炎热的夏季,经过辛劳的长途行军,驱策口吐白沫的战马投身于萨沃河中,就在敌军眼前游过宽广的水面,然后立即发起冲锋,击败据守对岸高地的敌军。僭主的弟弟马塞利努斯率领精挑细选的支队前来支援,认为会给军队增加实力、带来希望。作战行动因黑夜降临而被迫中断,到第二天早晨重新开始,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后,马克西穆斯最勇敢的部队的残存人员,也在征服者面前放下武器投降。狄奥多西一点都不耽搁,马上行军,在伊摩纳接受市民的欢呼,继续向前追击心惊胆寒拼命逃走的敌人,要通过杀死或俘虏他的对手来结束战争。

马克西穆斯用难以置信的速度,从尤里安·阿尔卑斯山的绝顶来到意大利的平原,第一天的傍晚就抵达了阿奎莱亚。接着他发现城池的四周已被包围,只剩下一点时间关闭城门,但是城墙不可能长期阻挡得胜的敌军。士兵和市民不仅绝望而且心怀恨意,加上双方没有感情基础,很快就使可怜的马克西穆斯垮台。他从宝座上被人拖下来,被很粗暴地剥去皇家饰物、长袍和冠冕,最后被带到离阿奎莱亚约3英里的营地,像犯人一样被押到狄奥多西面前。皇帝的言行举止无意侮辱西方的僭主,表露出怜悯和宽容的神色,他们并没有私人仇恨,何况现在他已不足为患。对眼前的不幸很容易激起内心的同情,当胜利的皇帝看到一个高傲的竞争对手趴伏在脚前,他难免产生兔死狐悲之情。但是这种下意识的慈悲心怀,因为要考虑到对正义的伸张,以及必须对格拉提安的冤死有所交代,所以只在他脑海里出现了片刻,刹那间就消失得无影无踪。皇帝把他交给杀气腾腾的士兵,被带出去以后立刻枭首示众。马克西穆斯失败被杀的消息传出去后,举国欢腾,同声庆贺。他的儿子维克托的头衔是奥古斯都,被勇将阿波加斯特斯下令处死,也有人说是狄奥多西亲自动手执刑。狄奥多西的军事计划全部顺利达成,就此结束内战,结果比预期的困难少很多,而且伤亡也不大。他冬季几个月住在米兰,让损失惨重的行省休养生息,到早春时就像君士坦丁和君士坦提乌斯一样,凯旋进入罗马帝国古老的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