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阿拉伯人对波斯的入侵和征服(632—710 A.D.)(第2/3页)

遭到弃守的泰西封面临纵兵大掠的下场,使这个大城逐渐衰败。萨拉森人不喜欢这个地方的气候和位置,哈里发欧麦尔接受将领的劝告,要将政府的所在地迁到幼发拉底河西岸。在任何时代,亚述城市都兴衰无常而且变化迅速,整个地区缺乏石材和木料,最坚实的结构[273]是用太阳晒干的泥砖砌成的,拿当地盛产的沥青当水泥粘合起来。库法这个名字来自这里的居屋,全部都是用芦苇和泥土建造,但能够成为新都的主要因素,是获得由老兵组成的殖民地在人数、财富和精神方面的支持。受到最明智的哈里发放纵和忌惮,使得这里的居民养成任性妄为的风气。他之所以不敢对其进行限制,是担心引起10万人兵力的叛乱。阿里在请求他们的帮助时说道:“你们这些库法的男子汉真是英勇无比,制服波斯的国王,消灭优势的敌军,把他们的一切据为己有。”

阿拉伯人靠着杰卢拉和尼哈万德的两次会战完成主要征服行动。耶兹杰德在杰卢拉之战失利后从霍尔宛逃走,带着羞辱和绝望藏身在法尔西斯坦山区,想当年居鲁士从这里带着英勇的伙伴一起下山去打天下。整个王国还留存着民族的气节,在这些山岭之间一直到南边的埃克巴塔纳或哈马丹,15万名波斯人为了他们的宗教和国家,进行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的抵抗,决定性的尼哈万德会战被阿拉伯人称为“举世无双”的胜利。如果真如传言所说,逃跑的波斯将领是因为被一队装载着蜂蜜的骡子和骆驼阻挡去路,才被敌人赶上抓住,无论这件意外是多么微不足道,可以明显看出奢华是东方军队最大的阻碍。

(三)波斯全境的平服及向西亚的进击(637—710 A.D.)

希腊人和拉丁人叙述波斯的地理时经常发生错误,但那些在历史上最出名的城市,比起阿拉伯人入侵时的城市可要古老得多。阿拉伯人在攻略哈马丹、伊斯法罕、卡斯汶、陶里斯、雷伊以后,逐渐接近里海的海岸,麦加的演说家赞扬信徒的成就和积极的精神。然而他们不再对着北方的大熊星座前进,因为现在已经几乎要穿越人类居住世界的边界。[274]他们再度转向西方和罗马帝国,经由摩提尔的桥梁回头渡过底格里斯河,在亚美尼亚和美索不达米亚所占领的行省,与叙利亚军队获胜的弟兄会师。离开迈达因的皇宫以后,向东发展的过程也同样顺利,扩张的范围同样广大。他们沿着底格里斯河与波斯湾前进,打通山区的隘道进入埃斯塔卡尔或波斯波利斯的山谷,亵渎祆教帝国最后的圣地。科斯罗伊斯的孙子差点在溃败的纵队和伤残的兵员中受到袭击,对于波斯从古迄今的运势来说,这是一个极为悲惨的征兆。[275]他快马加鞭地逃走,穿过克尔曼沙漠,乞求好战的塞格斯坦人[276]给予援助,要在突厥人和中国人势力所及的边缘地区,寻找令人汗颜的避难所。但一支胜利的军队不知劳累为何物,阿拉伯人分兵追赶怯懦避战的敌军。哈里发奥斯曼同意,只要有将领首先领兵进入面积广大而又人口众多的地区,也就是古代巴克特里亚纳人的王国,就可以获得呼罗珊的治理权。这种条件可以接受,得到的奖赏绝对值得,穆罕默德的旗帜插在赫拉特、梅罗和巴尔奇的城墙上,成就惊人的首领既不暂停也不休息,直到口吐白沫的骑兵队能够饮马阿姆河的水为止。处于公众混乱到成为无政府的状况下,各个城市和堡垒有自主权的政府首长,个别签订投降协定;战胜者基于尊重、明智或同情,认可或强迫对方接受条款内容,只要单纯表明信仰,就能区别当事人是兄弟还是奴隶。

哈尔摩占是艾赫瓦兹和苏萨的君王或省长,经过恪尽职责的防守以后,被迫举国对哈里发无条件投降,他们之间的会面交谈也可刻画出阿拉伯人的言行风范。觐见欧麦尔时,哈尔摩占这个衣着华丽的蛮族,奉哈里发的命令,被剥除用金线刺绣的丝质长袍,以及装饰着红宝石和翡翠的头巾。征服者对赤身裸体的俘虏说道:“真主对不信和顺服的人有不同的待遇,难道你现在还不明白真主的意愿?”哈尔摩占回答道:“哎呀!我真是深有所感,在过去蒙昧无知的时期,我们之间的斗争没有武器,只能赤手空拳,那时的真主保持中立,我的族人通常会占上风。自从他赞成你们的挑衅行动,你才能灭亡我们的王国和宗教。”波斯人感受到这种危险的对话所产生的后果,于是抱怨他口渴得无法忍受,但是又透露他的忧虑,害怕在饮水的时候被杀害。哈里发说道:“鼓起勇气来,在喝完这杯水之前,没有人会动你一根寒毛。”诡计多端的省长获得保证以后,立刻将水瓶摔破在地上。欧麦尔觉得受骗,要下令处死哈尔摩占,但是他的伙伴坚持誓言的神圣,这时哈尔摩占立即表示要改变信仰,使他不仅得到赦免和自由,甚至还领受2000枚金币的赏金。波斯的行政事务是在确实计算出人民、牲口和果树的数目以后,才颁布有关的规定,这种做法证明哈里发非常精明,对每个时代的哲学家应该都会产生启发。

耶兹杰德逃亡时渡过阿姆河一直抵达锡尔河,这两条河无论在古代还是现在都很有名,从印度的高山流入里海。法加纳是锡尔河流域的一个肥沃行省,君主塔坎很友善地接待耶兹杰德。撒马尔罕的国王以及粟特和西徐亚的突厥部落,都对落魄统治者的哀伤和保证非常感动。同时耶兹杰德派出使臣,恳求实力强大的中国皇帝基于双方的友谊给予援助。当时唐朝的皇帝是太宗李世民,品德学识可以媲美罗马的两位安东尼,治下的人民享受繁荣与和平的生活,鞑靼地区有44个旗的蛮族都承认他的主权。他在喀什噶尔和和阗派出守备部队,与邻近的锡尔河和阿姆河地区,保持着交往和联系。当时波斯的侨民将祆教的天文学传入中国,唐太宗可能对阿拉伯人快速的发展和接近的危险都已提高警觉。中国所发挥的影响力或是各种援助,不仅使耶兹杰德充满希望,也激起祆教徒的宗教狂热,于是他带领一支突厥军队回师要光复祖先所传承的国土。

走运的穆斯林根本不必动用武力,就在一边坐视他的覆灭和死亡。科斯罗伊斯的孙子受到部属的出卖,也为梅罗反叛的居民所羞辱,还遭到蛮族盟友的欺压、打击和追捕。他逃到一条河的岸边,拿出戒指和手镯好让一个磨坊的主人用船很快地将他渡过河去。这个乡下人根本不清楚当时紧急的情况,他说磨坊的收益是每天4个银币,除非再多付一些不让他有损失,否则就不愿停下他的工作。由于犹豫和时间的耽误,最后一位萨珊家族的国王被突厥骑兵赶上并杀死,这时他统治灾祸不断的国家已有19年。[277]他的儿子菲鲁兹在中国皇帝的庇护下成为谦卑的食客和被保护者,接受卫队队长的职位。[278]一群皇家流亡人士在布加里亚行省,长久保存祆教的礼拜仪式。他的孙子继承王室的称号,复国的大业毫无起色也没有产生作用,于是回到中国,在西安的皇宫里终老天年。萨珊王朝的男性世系已经灭绝,女性则成了俘虏,被征服者拿来当奴隶使用,或是正式缔结婚姻的关系。后来的哈里发和伊玛目之所以出身高贵,完全是因为他们的母亲有皇家的血统。[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