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第一次十字军的起源及兵力 拉丁君王的出身背景 进军君士坦丁堡 希腊皇帝阿历克塞的政策 法兰克人夺取尼斯、安条(第2/2页)

8天的会期制定了一些实用的教会法条,对于陋规成习可以产生教化和革新的作用,宣布了一项严厉的谴责,反对私斗的浮滥,落实“奉神之名”的休战协定[9],每周有4天的时间要停止敌对行为。教会保障妇女和教士的安全,为期3年的保护延伸到农夫和商人,这些人原来是军事掠夺下毫无自卫能力的受害者。法律即使获得尊敬,能够产生制裁的作用,但还是无法在雷厉风行之下忽然改变时代的习性。乌尔班之所以花费很大力气调解内部的争端,是要把战争的火焰从大西洋岸边转移到幼发拉底河,他这种“仁慈”行为的效果很难让我们感到钦佩。自从普拉森提亚宗教会议之后,他那伟大的构想像谣言一样传遍各国,返乡的教士在每个教区宣讲拯救圣地的功德和荣誉。

教皇登上克莱蒙市集所搭建的高台,用雄辩的语气对着完成准备和毫无耐心的听众发表讲话。他的主题立场鲜明,他的布道言辞激烈,他的成功已经是沛然莫之能御。演说家被数千人的欢呼声打断,群众异口同声地用乡土的方言大声喊叫:“这是神意!这是神意!”[10]教皇回答道:

这是上帝的旨意,让我们把这句值得纪念的圣灵所启示的言辞,带到战场上去呐喊,鼓励基督的武士发挥献身的精神和奋斗的勇气。他的十字架是你们获得救赎的象征,戴着这个像血一样鲜红的十字架,在你们的胸膛或肩膀当作永恒的标志,当作无法撤回的承诺和最神圣的誓言。

大家兴高采烈地接受了他的建议,人数众多的教士和信徒都在衣服上缝着十字架的记号,[11]恳求教皇率领他们进军。格列高利更为谨慎的继承人婉拒这种危险的荣誉,他的借口是教会处于分裂的状况,无法丢下圣职所赋予的责任。他建议信仰虔诚的人,要是在性别、职业、年龄和体能方面不具备资格,不如用祈祷和施舍,来为他们之中的强壮弟兄提供个人的服务。教皇指派普伊主教阿德玛为他的代表,第一位从他的手里接过十字架,授予其称号和权力。位于最前列的俗家首长是图卢兹伯爵雷蒙,他未能亲自参加会议,就派遣使臣代表他立誓接受赋予的荣誉。高举着十字架的武士在忏悔和被赦免罪孽以后,不断受到开导,要他们返乡邀请亲戚和朋友共襄盛举,出发前往圣地的时间定为翌年8月15日的圣母升天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