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帖木儿对波斯、突厥斯坦和印度斯坦的征服(1370—1400 A.D.)(第2/2页)

帖木儿在阿托克常用的通道渡过印度河,踏着亚历山大的足迹穿越旁遮普,又称五河之地[22],最后汇合流入主要的河道。从阿托克到德里的大路长达600英里,但是两位征服者都转向东南方前进,帖木儿的目的是要与他的孙子会师,在后者指挥之下已完成对穆尔坦的征服行动。想当年马其顿的英雄到达海法西斯河的东岸,正在沙漠的边缘,不得不停下来,不禁泪流满面。蒙古人进入沙漠,攻占巴特尼尔的堡垒,率领大军站在德里的城门前面,这个面积广大和人口稠密的城市,在伊斯兰国王的统治之下维持了3个世纪。围攻作战,尤其是对坚固的城堡而言,是一件旷日持久的工作。但是他故意表现出兵力不足的样子,引诱马穆德苏丹和他的首相出城到平原来接战。对方列阵的兵员共有1万名全身铠甲的重装骑兵、4万名近卫步兵以及120头大象,据说长牙上面装着锐利和染毒的短剑。为了对付这些猛兽,特别是防止部队胡思乱想,他只有勉强自己采用一些预防措施,像是火攻以及挖掘一道堑壕,地面插上道钉以及用圆盾组成一道防壁。经验教导蒙古人要用微笑来面对他们的恐惧,一旦这些笨拙的动物溃不成军四处散逃,低劣的品种(就是印度人)在战场上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帖木儿摆出凯旋的行列进入印度的都城,装出一副赞许堂皇的清真寺的样子,但是大肆抢劫和屠杀的命令玷污了胜利的庆典。他决定要用偶像崇拜者或印度教徒的血来净化士兵的心灵,何况印度教徒的人数远超过穆斯林,大概是10:1的比例。为了达成虔诚的企图,他向着德里的东北方进军100英里,渡过恒河以后,在陆地和水面发起几次会战,深入到库普勒地区,举世闻名的岩石被雕成母牛的形象,那条伟大的河流似乎从此地倾注而出,事实上它的源头还在遥远的青藏高原。[23]他的班师是沿着北部山区的边缘进行。这次快速的战役只用了一年的时间,因此无法证明他的埃米尔所提出的奇异预言:他们的子女生活在温暖的气候里,就会退化成为印度教徒的种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