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护民官里恩齐的没落、逃亡、囚禁、复位和死亡(1347—1354 A.D.)(第2/2页)

在和日耳曼人和波希米亚人的交往中,据说他感染了酗酒和残酷的习惯,常处逆境使他的热情冻结,并没有强化他的理性或美德。他年轻时期心怀远大抱负,立下功成名就的誓言,然而无能为力使他的热情渐趋冷淡,如今就连仅存的信心也丧失殆尽,陷入了彻底的绝望。在罗马人的选择和他们的心目之中,护民官的统治曾经拥有绝对的主权,元老不过是外国教廷充满奴性的行政首长,一旦受到人民的猜疑就会为君王所抛弃。教皇的特使阿波诺兹似乎想要让他遭到灭亡的命运,无情地拒绝给予人员和金钱的支援。对于教廷财务部门的岁入,忠诚的臣民不敢再打主意,只要提出税收方面的构想就等于发出动乱和反叛的信号。甚至就是他的司法审判也为自私和残忍的罪恶或谴责所玷污,罗马德行最崇高的市民成为嫉妒的牺牲品。处死一名公众掠夺者以后,可以从他的钱袋获得补助,行政长官对于债主的义务不是完全遗忘,就是记得太清楚。[394]内战耗尽了国家的财富和城市的耐性,科隆纳家族在帕勒斯特里纳仍旧保持敌对的立场,里恩齐的佣兵部队很快就对这位领导者充满了轻视,他的无知和害怕对于部将建立功勋抱着猜忌的态度。

无论里恩齐是死是活,英雄与懦夫都很奇特地混合在一起无法分辨。当卡皮托被怒火冲天的群众包围,当他被政府和军方的属下很卑劣地予以抛弃,大无畏的元老高举自由的旗帜,亲自现身在阳台上,用口若悬河的辩才向激情的罗马人发表谈话,用尽力气想要说服大家,自己和共和国的大业共存亡。他的演说为如雨落下的诅咒和石块所打断,等到一支箭射穿他的手臂,整个人陷入极其悲惨的绝望之中,他流着眼泪逃到内室,用床单从这个监狱的窗口垂吊下去,得不到帮助也毫无希望,一直被围困到夜晚。卡皮托的大门被战斧和火焰摧毁,就在元老想要穿着平民的服装逃走时,被发现并且拖到宫殿的平台上面。审判和行刑就在这个取走他性命的地点,整整一个小时,他都处于半裸和半死的状况站在群众的中间,没有发出任何声音或做出一点动作。他们的狂暴因为好奇和惊讶而变得沉静,报复和怜悯的情绪仍旧在他们的内心引起挣扎,要不是一个大胆的凶手用短刀插进他的胸膛,他们可能会因而不了了之。他在一击之下丧失性命,敌人再施加1000个伤口也是毫无意义的报复,元老的尸体留给野狗啃食,或是让犹太人亵渎,再不然用火焰来吞噬。后世会评定这位不同凡响人物的功过,但在长期的混乱和奴役状况下,里恩齐的名字常被当成国家的救星而受到大家的赞扬,说他是最后一位爱国的罗马人。[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