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7章 印度再次叛乱(第2/2页)

英军主将爱德华不知去向,估计已经死于乱军之中。只有千余名德里城内的英军在一名少校的率领下,想顺着亚穆纳河逃往下游的阿拉格城,但才出城便碰上围困德里城不断游弋的大队锡克骑兵,最终只有二百余名英军骑兵团的士兵逃脱,其余的英军全部倒在凶狠的锡克骑兵锋利的弯刀之下。

到第二天上午时分,整个德里城已经全部被锡克军队占领。德里城内被当成人质的数十名印度王公和印度教首领以及清真寺阿訇率领数千人,到德里城的正大门——印度门将锡克军队领入城内,迎至德里城中央的原卧莫尔王朝的皇宫——红堡,这样,整个德里城全部被锡克军队所占领。

很快,锡克王国再次叛乱,并攻占德里城的消息,传到了加尔各答。

英国驻印度殖民地总督坎宁大惊失色。

他抓住送来信报的一名英军通讯上尉军官的衣领吼道:“这是真的吗?上尉,告诉我这不是真的!”

可怜的上尉军官被勒得脖子都喘不过气来,只能连连点头。

坎宁将上尉一把推开,脸色阴沉得铁青。他知道,要是不迅速扑灭锡克叛军,不但他的印度总督之位很快便要失去,只怕连他的爵位还有他这些年积累的财富,也都将不保。

前两年的印度叛乱,已经让他看清楚了印度这些各邦的大小王公们都是墙头草的货色,更何况还有几处当初的叛军虽然被击败,却没有被彻底消灭,而是躲在偏僻的深山之中。如今这锡克叛军一闹,并且攻占了德里城,这下必定会让这帮摇摆不定的印度王公们都打起鬼主意来,特别是那些隐藏着的叛军首领,必定会趁机起事,还有那些招募的印度籍土著士兵,说不定又会被策反、被人唆使叛乱,对于这帮愚蠢的下等民族,他从来没指望他们会如何忠心大英帝国。

最关键的是,大英帝国驻印度殖民地的兵力太少了,必须继续从本土调兵前来支援才行。

偏偏坎宁才向内阁和国会建议出兵远征中华帝国,造成数万大英征华远征军覆没的沉重损失,伦敦方面哪里还会相信自己?不过,这次事关大英帝国最为重要的海外殖民地印度的生死存亡,无论怎么样,都要增派大量的英国本土士兵来平息印度叛乱才行。但这些援军的到来,以坎宁对伦敦那帮国会议员们和内阁的争吵,起码要四五个月甚至半年才能抵达印度,只怕那时候的印度,已经一半不受大英帝国的控制了。

而且,坎宁很清楚,他不能等英国本土的援兵来之前毫无作为,要想保住总督和爵位,就必须得尽快将叛军平息。

因此,坎宁当即下令,调动孟买、锡兰岛以及坎普尔等一半以上的英军本土士兵和廓尔喀士兵前往德里,将那帮锡克军队击败。他都没有再派人与那个言而无信的锡克大君联系了,他知道,对方既然选择这个时机发动叛乱,肯定是获得那个东方国家的支持。甚至,他怀疑那个东方帝国和临近的缅甸等国,会不会趁机派兵发动战争,攻打孟加拉管区一带。为此,他甚至连驻防在加尔各答城内外的近二万余大英帝国本土士兵都没调去支援德里,就是防备着加尔各答不容再次被缅甸军队攻破。

只是,坎宁不知道的是,就在他下令调兵平息德里锡克叛军时,锡克王国的骑兵部队,已经势如破竹,攻陷了位于业穆纳河的下游重要城市阿拉格和德里东北方重镇莫拉达巴德,一举进入北方邦和中央邦两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