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5章 世界金融中心的失去(第2/2页)

而更多的一些私人资本的橡胶公司的创办者,仿照洪尼公司的洪姓大股东一样,早就利用信息传播时差的不对称优势或是利用自己的危机敏感性,借股价处于高位时就纷纷抛出所持公司股票,携巨款早早出逃英国甚至欧洲,而这其中,就有不少来自东方和美洲的资本家。

不幸的是大多数的破产者。不单单是持有股票的股东们,更多的是关联方,被股票抵押的,或是伦敦及巴黎各地借贷的商业银行和地下钱庄的存款人们。这些为数众多的小银行或钱庄们,因橡胶股票的猛烈跌价甚至到如今的变成差不多废纸,而出现资金周转严重失灵,不得不于疯狂宣布倒闭破产,而他们借给那些购买橡胶股票人的资金,也不是他们自己本身的,而是从其他钱庄、商业银行或是工厂主、商人、贵族们身上拆借而来,这样一来,亏欠其他钱庄、银行和民间资本人的款项牵扯得更多更复杂,根据英国首相格莱斯顿的调查,牵扯的亏空累计达到1亿2前往英镑,这对伦敦乃至整个大不列颠王国的金融和社会都造成强烈冲击。

由于金融市场的外部性、系统性、传递性和风险杆杆性,在遭受这次橡胶股票事件的毁灭性损失之后,劳埃德银行、巴克莱银行、麦加利银行、渣打银行、米特兰银行、西敏寺银行等一批知名商业银行受之牵连纷纷倒闭,金融市场陷入恐慌之中。

即便是首相格莱斯顿立即采取措施,想要筹借法国的资金,从大不列颠王国财税借拨款项,但无奈法国不但不肯借出,还埋怨英国人连累他们法兰西金融界,而大不列颠王国的财税也很不宽裕,恰好又是最近的多事之秋,资金尚且还需要资金,又哪里有能借的?

即便是格莱斯顿是首相,也无能为力,丝毫未能阻止金融危机的连锁反应往下恶化漫延。

一批地下钱庄、高利贷和商业银行的经理人、业务代表等纷纷携带自己能掌管的资产和客户存款潜逃,由此衍生了更大的金融乱象损失,甚至由此造成其他还未破产的银行也发生挤兑风潮,更有其他的实业工厂们,也开始被银行催着还借贷的债务资金,而被迫廉价售卖资产,大为影响工厂实业。而英国的工厂实业,原本就因为纺织业的极度不景气,加上这次的金融风潮,就更加的惨不忍睹,各行各业都开始更加的萧条起来。

就这样,伦敦作为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一下便被击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