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三章 已入苍梧危堞远(上)(第2/2页)

已经与韩冈定下了行程,章惇无意跟他的下属多说废话,先问了如今的邕州战况,听说了没有。

将连夜往灵渠去的打算说了一下,兴安知县就犯起难来,“经略有所不知,冬天灵渠水枯,得用斗门来蓄水,可这水一蓄起来,就流得慢了。再想要向南,就只能靠纤夫来拉,看不清脚下,想拉纤也难。”

章惇和韩冈面面相觑,再一问才知道,灵渠冬日水枯,连南下都需要纤夫。每到冬天,兴安县的有许多百姓就会主动过来拉纤,都是吃这碗饭的,冬天时打点零工贴补点家用,就算拉的是官船,也会给付工钱。不比陕西旧时的衙前役和夫役,全都是白工。

“军情紧急,给付三倍工钱,今夜就要过灵渠去!”章惇说得决绝,威胁着面现难色的兴安县官吏们,“本经略领军南下救援邕州,只以军法行事,尔等想一试法度不成?!”

顶头上司以性命相胁,又知道是绝对不能耽搁的要事,一干官吏忙忙碌碌了一个多时辰,等道入夜之后,船上的士兵都吃过了饭,兴安知县才过来禀报一切已经准备好了。不仅仅是纤夫和熟悉水情的船工,连同灵渠上的各处斗门,都派人通知到了。

堤岸上纤夫喊着号子,两边还有人打着用火把为他们照明。进入灵渠后,渠中流水的确只有浅浅一层。不过当前面放下斗门,这一段河道中的流水就立刻涨了起来,就跟船闸或水坝一样。经过一处斗门,就用灯光来通知更前面的斗门。

“多亏了李师中。”章惇和韩冈站在船头上,看着船队在狭窄的运河中缓缓地前进,“灵渠上的三十六座斗门,还是李师中在广西提刑任上所修。那时候渠中还有礁石当道,也是他遣人凿开。”

虽然在秦州与李师中相交很不愉快,但他的功劳,韩冈也很大方地承认,“的确是多亏了他。”

在纤夫们的号子声中,用了一夜的时间,载着一千五百余名官兵的船队穿过灵渠,抵达了灵川县。接下来的路就好走了。在漓江两岸的苍翠群峰中顺流直下,只用了两个时辰,在中午的时候,桂州城已经出现在他们的面前。

就在码头上,已经提前得到消息的知州兼经略使刘彝、转运使李平一出城来迎接章惇和韩冈一行。

军情紧急,一切迎来送往的俗礼已经没人再放在心上,互相之间见礼通名、验了告身之后,章惇劈头就问道:“邕州情势如何?”

刘彝和李平一两人对视一眼,带着些惶然,“交贼近日封锁了大小道路,斥候难近邕州一步,从昨日开始就没有得到邕州的消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