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一章 城下马鸣谁与守(八)(第2/2页)

这可是个好消息,李清正笑,一记记鼓声隐隐传入耳中。军中厮混多年,李清对这种声音最为敏感。立刻抬头寻找声音的来源,却见武贵已经向盐州城的方向看过去。

“宋军看来要出战了。”武贵沉声说道。

“不扰敌,不袭营,一大早就出战,难道是想堂堂正正地打上一仗?”李清很有几分讶异地问着。

“倚城而守本来就是守城正道,只靠着一面城墙,那是坐困愁城。不能逼他们退守城中,就不能顺顺当当地攻城。”

李清点头道:“是先得逼宋军退守城池,到那时霹雳砲差不多也就能造好了。”

眼下暂时只有云梯,霹雳砲得再过几日。不过幸好还有板甲,神臂弓也是成千上万,就算其中有一半浸过水,但晾晒干燥之后,并不比没有浸水的另一半差太多。

即便拥有同样的武器,宋人还占了一个居高临下的优势。但有了板甲和覆面头盔护身,不接近到五十步之内,不用担心被神臂弓的木羽短矢射到重伤乃至送命。

“得先称量一下他们的实力。就不知出来了多少人?”

李清正抱着疑问,从飞船上就丢下一个小竹筒。打开看过里面的纸条,武贵道:“大约是三千兵马。”

“看来是不用指望叶孛麻那边相助了。”

灵州之役后,梁太后和梁乙埋都不便再驱动外姓大族的兵马打头阵,李清的汉军只能成为牺牲品。

“应该都吃过饭了吧?”李清望着营地一角还没有散尽的炊烟,多问了一句。

武贵道:“四更天就开始造饭,到了五更初,就将饭都送了下去,现在都已经吃过了。”

李清放下心来,站在营门前,提气高声,将自己的命令吩咐下去:

“击鼓,聚将点兵!”

军鼓咚咚地响了起来,营帐中顿时一片喧嚣。

片刻之后,李清麾下的四千余人马,已经在他们身前汇聚。一名名将校在李清面前俯首帖耳,静待号令。

亲兵牵了李清的坐骑过来,他随即一跃上马,从腰间拔出长刀,前指营门,一声高喝遍及全军:“儿郎们,随我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