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暗潮(三)(第2/2页)

“以后会越来越多。”韩钲说道,“看看巩州的学校数量,看看我们的图书室图书馆,看看书本的价格,我们的进士以后不会比福建少。”

秀才考试的题目本就简单,县学毕业的学生,或者横渠书院巩州分院的学生,都可以轻松通过。而陇右向学之风甚为浓厚。

陇右诸州,因为地理上的局限,工业发展的余地并不大,但作为韩家的核心之地,各州在学术上投入极大。

陇西县下八乡七十一村,村村都有蒙学,乡乡都有小学。蒙学、小学都有图书室,而县中还有图书馆,平时也兼做自然学会的会馆。

假以时日,以陇西县的好学风气,迟早能比得上福建——福建在唐时不过是荒僻之地,只有靠海的福州、泉州才有些人气,但到了宋时,因为五代人口大量迁入,求学蔚然成风,连带着印刷业繁盛,而印刷业的兴盛也反过来使得读书的成本大幅降低,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家可以供得起子弟读书,大量的人口基数,良好的风气,也就造成了福建籍的进士数量不断增加,福建人在朝堂上出现的比例越来越高,直至如今,一平章、一宰相,都是福建人。风遗尘整理校对。

“希望如此,希望如此。”老会长期待着说着,与韩钲两人告辞。

马车驶出,很快走远。

“那不知道要多少年。”贺中行幽幽说道。

“不管多少年……”韩钲道,“只要是在前进就好。”

在这个秋收的日子里,从南至北,由东到西,大宋之下的四百军州,千八百县,都举行了第一次县议会的选举。

开封府的县议会选举结束了,比起远在西北的陇西县,畿县赤县的议员成员就要多了许多,全都实现了满员。选举时的竞争也十分激烈。

会议结束后,不同派系的议员们各自聚在一起,一处僻静的小园,几名新当选的议员正举杯欢庆,却不是为了庆祝。

“那阉贼终于走了。”

“那一位去了也没办法,病得起不了身了。”

“也不知藏了多少阴私,告老后都不放心,还逼着那阉贼去关西。”

“不管怎么说,这是断了他一臂了。”

“可喜可贺?”

“可喜可贺!”

酒杯一碰,人人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