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战败思良将:顺帝终于想起了王保保(第2/4页)

明军开始北出居庸关!但这时战机已失,折腾了月余,那惊窝脱兔般的元顺帝还能乖乖等着猎人?因此,“亡羊补牢”只是防备羊圈中再有闪失,对于已经亡去的肥羊是不起作用的,徐达的居庸关追歼战没能达到出兵意图。

据载,仅仅与元兵的后卫发生了一次小小的接触战。

蒙史《黄金史纲》记载:

成吉思汗兄弟哈撤儿的后嫡图穆勒呼巴图尔在陪同元顺帝撤退时命令自己的儿子哈齐库鲁克临阵,领着六十名擎旗手赶来,说道:与其毁声灭名,何如粉身碎骨!因之,与汉家追兵激战而死。

罗布桑丹毕坚赞著的《黄金史》亦记载了同一事件:

(哈齐库鲁克)在脱欢·贴睦尔丢失江山之戊申年,五十一年,与汉家追兵激战而死。

一个当时陪同元顺帝逃到上都的文人史官刘佶,后来在他的《北巡私记》中记载了那时元军情形:“九月初六曰,哈剌公过予,言从臣闻贼出居庸关,意颇惶惶,有劝上北幸和林者,上迟疑不决。既而闻贼兵不出,事乃已。”

当然,也有不少野史编撰者猜测是徐达故意放走了元顺帝,而且煞有其事地举例“旁证”:副将常遇春因为此事上告徐达谋反,而结果朱元璋竟然理解了徐达的良苦用心,赞许了徐达的私放敌酋(明人徐祯卿《剪胜野闻》)。

此论不值得推敲考证,估计朱元璋与徐达都没那么慈悲,至于野史中所说理由是因为徐达觉得抓住了元顺帝会为难朱元璋:怎么处置这位亡国之君?这理由根本不成立,莫非后世二战中的盟国活捉了希特勒还会作难如何处理不成?

最不济给他办个终身“学习班”就是了,甚至说不定会成为朱元璋最得意的“酒陪”。

不管怎么说,元大都的光复,标志着元朝在中原近百年的统治至此宣告灭亡,之后的元廷也就只能称作“北元”了。

捷报传到应天,朱元璋自然兴奋外加激动,自投身“造反”大业十四年来,历经血战,除内忧,驱外患,今天,大功告成,元朝终于寿终正寝!

慢——要说寿终正寝为时尚早,除却北逃的蒙古皇帝不说,山西还盘踞着一只恶狼:王保保!

现在,到了对付这只恶狼的时候了,不然明朝大军就无法继续北进追歼元室残部。

33

元大都从此不再是中国的政治中心了,其后不久被朱元璋改名为“北平”,这个称呼甚至沿用到了民国时期,至于清军入主中原后定名为“北京”。

明初时朱元璋也命名了一个北京,不过那时的北京是指汴梁,也就是今天的开封,开封这个城市当真了不起!除了汴京之外还有过“东京”与“北京”两个辉煌称谓。

此刻,统治中土九十七年的蒙古政权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尽管元廷还有一些残余散布在各地,但大明对元大都的光复,对中原百姓而言,无论怎样庆贺都不算过分。就像大明《平胡诏》所称:“列群讴歌四集,百年污染一新。”

不过,此重大历史事件实际上并没有被中原文人们关注歌颂多少,相反倒是仓皇北窜的元顺帝于凄凉的旅途中写下了一首“歌声既哀继之以泣”的长篇史诗,权且抄录译文如下:

诸色珍宝修成的我那宝贵宏伟的大都城哟,

惬意消夏而居的我那上都、开平、库儿都城哟,

古时诸圣的夏营地我那上都的失喇·塔喇哟,

在那万物枯黄的戊申年,

我误失了大国哟!

九色珍宝装修成的我那宏伟的大都哟,

可执缚九十九匹白马的我那上都开平哟,

广受众惠的我那政教二道的福乐哟,

称为天下之主我那可惜的美名哟,

起早登高举目远望,烟霞缭绕,

前后眺望观赏,景色悦目,

不分冬夏,居住无忧快活,

是我自在薛禅皇帝建立的宝城大都!

先祖享乐的我那宽广宏伟的大都哟,

有缘相聚的我那众王侯、宰相和属民万众哟,

不听亦刺忽丞相明谏之言,是我的遗恨,

听信反叛而去的朱哥官人,是我的昏昧!

误杀具有智慧的脱脱太师,

逐回大德上师,是我的罪过。

可惜我万众之主的皇帝的名声!

可惜我那尽情享受的快乐!

具有神力的薛禅皇帝多方营建的,

福禄汇集的我那大都城哟!

被汉人朱哥官人收占去了!

恶名落到我妥欢·贴睦尔身上了!

解释一下:诗歌中的“失喇·塔喇”即“金莲川”,其地筑有上都城;诗歌中的“朱哥官人”无疑就是朱元璋,而据《蒙古源流》记载,“朱哥”也曾做过元顺帝的属下官员,亦刺忽丞相曾经劝元顺帝杀掉这位汉人“朱哥”,元顺帝不从;而元廷的脱脱太师更是屡次提醒元顺帝提防“朱哥”,其后反而被元顺帝所杀;“大德上师”即是指阿难达·麻底喇嘛,因与元顺帝意见不合而被逐回吐蕃(今西藏)。

元顺帝诗歌中一派悲哀情绪,悔恨之意遍布字里行间,把它看做元顺帝的“罪己诏”亦无不可。

哀叹“悔已迟”的顺帝终于决定“改过自新”,这时身在上都“政治避难”的元顺帝才算想起了元廷的台柱子王保保。

当年十月,顺帝下诏:恢复王保保本兼各职,另外加封为齐王,希率部从速北上,取道雁门关以及居庸关进军大都,光复京师。

就王保保与徐达两人来说,这下双方的目的才算一致:都奉命开始瞄准对方,两人之间的沙场较量已经不可避免。

匪夷所思的是:此刻的战局犹如两人推磨,王保保尽出主力北上,绕道进攻北京;徐达则挥师西进,准备一举拿下太原。

至于元顺帝为何命王保保绕北一个大圈?那是元顺帝祭出的双保险措施:即便收复大都不成,有王保保的大军在大都北方形成一道屏障,上都的安危自然不成问题。

王保保就那么听话?——实际上,他还就是立即遵令行事。

这就是王保保自己的考虑了:直接进军大都,沿途必然遭遇层层阻击,即便能恶战抵达京都,后路谁给保障?大军辎重供应一旦被明军切断,这仗也就不用打了;而遵旨绕道北行,却可以北靠蒙古大草原,沿途没有骚扰不说,战局一旦不如人意,自己的大军也有退路;最最重要的:说不定此举能歪打正着,打正在得意忘形的徐达一个出其不意!

王保保还有一个深藏在心底的军事机密!这次出兵大都就是虚招:在王保保看来,眼下的大都不过是一个大大诱饵,当真进军大都城下,哪里能有胜算?南人据守坚城,人多势众,士气更不必说,人家又是得胜之师,自己的这点血本虽然也有十余万铁骑,但也只能称为“亡命之徒”,与明军拼命?傻瓜才会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