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初战庆阳:张良臣的钓鱼行动(第2/3页)

朱元璋曾对其有过一句评语:“勇略冠军,可当一面。”——这句话的前半句充分说明了薛显上了战场之后的胆略与武艺;后半句就不是“超猛”这么简单了:“可当一面”,这是啥评价?是相当于三国张飞那种级别呀!粗中有细,大智若愚!

插句闲话:据史载,薛显有个与副将军常遇春类似的毛病:“擅杀”!

这里说的“擅杀”不是在战场上胡乱砍杀,是类似常遇春一次干掉三千战俘的那种荒唐嗜好,这对薛显的仕途进步产生了根本影响,据载:薛显在战后论功行赏之时,因此瑕疵“止封永城侯”。

可见,以“擅杀”闻名青史的朱元璋并不喜欢“擅杀”的将领,朱元璋“擅杀”的是对自己有威胁的人,甚至是具有潜在威胁的人,从没有过朱元璋下令杀俘的不光彩记录。

书归正传:薛显今天面临的不是普通的战场,严格说是张良臣精心挖好的大陷阱,这对于被皇帝认为“可当一面”的薛显是个巨大考验!

张良臣的策划简单实用:等趾高气扬的明军来到庆阳之后,自己率文武将官毕恭毕敬将其迎进城内,接着便是豪华的接风宴,对明军的下级将士当然也要烈酒、大肉犒赏,等这些人吃饱喝足之后,必然会入住自己给他们安排的“军营”,主将则要入住“五星级总统套房”那种档次的驿馆,其实这都是“豪华装修”过的监牢,一夜之间所有“贵宾”便成了真正的囚徒!

再往后?这些人也就成了绝好“人质”,那时的徐达?甚至南京的朱和尚——嘿嘿!估计烧香都找不到庙门!

此计划倘若实现,按照常理推断:没有任何前敌元帅甚至皇帝敢于公开舍弃自己这么多的部属,如此绝情谁还为你们卖命?估计不缺粮草的庆阳之后的粮草就要由明军负责按时供应了。

那时还用发愁庆阳城能坚守多长时间吗?

最大的可能就是双方进行不大公平的谈判,双方最后签字画押一个“不平等条约”,让自己得以裂土独立封王!那时啥光景?甚至自己由“王爷”再进一大步的可能都有!

那句真言老话怎么说来着?哦——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

张良臣的美好梦境开始逐步变为现实:庆阳城外,薛显率五千铁骑来到庆阳城下,军容整洁,人雄马壮!

陪同而来的还有这次和平行动的原始接触人指挥张焕;元军方面当然也有张良臣的使者知院李克仁与葛八。——看来徐达对张良臣的归顺没有丝毫怀疑:连一名人质也没留在自己中军。

张良臣的计划顺利实施:庆阳和平解放的仪式进行得热烈隆重而又庄严肃穆!

庆阳主将张良臣亲自出迎城外,表现得诚惶诚恐,率所有部属匍伏道左,态度甚是卑下,讲话充满自责,令人感觉到一派悔恨自己觉悟太迟的声调。

首先遥祝远在南京的天生圣主朱皇帝万寿无疆!万寿无疆!!万寿无疆!!!再祝因为公务繁忙而没能一睹尊容的徐大将军身体健康!永远健康!!永远健康!!!

一切都守规守矩,三祝愿一项不少,最后张良臣宣布:庆阳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入城式现在开始!鸣炮奏乐!

意外出现了:薛显把手一挥:“慢——徐大将军在北伐之初就有过严令:任何城池无大将军明确将令,将士一律不得入城,以免扰民。我们大军只能在城外扎营住宿,这个入城式就免了吧,项上人头要紧。”

张良臣皱了皱眉头,却不便过于殷勤再劝薛显大军入城,一旦引起这小子怀疑怎么办?只得摇头赞叹:“徐大将军治军果然名不虚传!看来我等没有作出错误的选择,日后能成为这等‘人民子弟兵’中的一员,在下倍感光荣,倍感骄傲,倍感……不多说了,请薛将军入城,我等略备薄酒,为薛将军洗尘接风!”

“免了,军中有铁规:将帅不离军,这场小酒还是等明天交接防务完毕再开局吧,到时咱们都来个一醉方休!”

“那……将军自律如此,令在下汗颜……如此……在下吩咐将美酒佳肴送到军中就是。”张良臣不敢过于热情,热情过头了便会适得其反,至于眼前的局面突变?回城修改计划就是了:敌变我变,方为巧战!

就此,劳军酒食源源送到城外,在酒食之中,张良臣倒不敢做什么手脚:五千大军,哪会同时开饭?一个不小心,导致明军警觉,来个立即撤兵,那这一顿大餐岂不就白忙活了?

传将令:劳军美酒不准掺水,烈度要够味,数量要充足!

但愿你们个个灌成醉鬼,酒后不能开车,难道还能骑马?

今夜,老子全军出城再次给你“劳军”!这回给你薛将军送去的不会是美酒羔羊了,是强弩大刀加长枪,外加春天里的一把火!到三更,熊熊的火光将会照亮你和我!

54

城外的薛显。

可怜!薛显拒绝入城并不是感觉到了张良臣有什么不对头,却是当真鉴于明军军规而扎营城外,对于张良臣的表现,薛显给打了“一百分”,怎会想到自己无意中逃过了一大劫?不,还没有逃过,毫无防备的薛显马上就会大祸临头!

入夜,劳累行军一天了的明军睡得很安详,主将薛显与指挥张焕由于兴奋多饮了几杯,也是早早入眠,以便养足精神应付明天的交接繁杂,还有那数千匹军马,也要及时赶回大将军军中,驻扎新地方,劳累不可免,默念一二三……千万别失眠呀!

此刻,明军大营唯有执勤警戒的士兵在忠实巡逻,而庆阳城中,张良臣集结了精兵烈马,由众义子“七条枪”分头率领,战前动员大会上,张良臣没有多说废话,仅仅高喊了一句:“弟兄们!一颗人头一两银子,立即兑现!为啥怎么便宜?货充足就不值钱呗!城外有的是,大家顺便去割呀!”

半夜时分,张良臣的劫营大军悄悄开城出动,直到潜行至明军大营不远,城头才一声炮响,霎时间号角齐鸣,元军骑弩开路,齐声呐喊,七枪带头,齐扑明军大营!

这等夜半惊变,薛显等如何能防?睡梦中惊醒时,元军已经突破了鹿角木栏屏障,等急切披甲下床之刻,元军已经杀入了大营,慌乱中上了战马,元军的大火已经点燃了营帐!

没说的,死命往外冲吧!所幸薛显部下都是百战精兵,遭袭并不溃散,人人还都能摸起手边的家什就地抵抗,薛显更是边喊边杀,混战中竭力集结自己的部下,却也慢慢组成了一个大战团,一步步向营外滚动。

指挥张焕最为倒霉,动作稍微迟缓,竟然被人按在了行军床上,就此被张良臣生俘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