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大风歌(十)韩信北伐(第3/3页)

画外音:

在井陉之战中韩信面临三个不利因素,首先是“身处险境”,其次是“弱旅迎敌”,最后还“以寡击众”,在各方面都不占优势的情况下,韩信为什么能在井陉之战中大败赵国的20万大军呢?

王立群:

井陉之战一结束,韩信手下的人都来请功,交出来我俘虏了多少人,我抓获了多少人,交了多少东西,最后问韩信这仗怎么能打胜,兵法上讲的历来不是如此,为什么我们却能够打胜,你这个背水列阵不在兵法。韩信说,在兵法你们没看,兵法上有两句话。叫“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就这么两句话。他说你想想我手下是什么军队,我这三万人可不是精兵,精兵全被汉王刘邦抽走了,这是新参军的新兵,等于是我领着一群老百姓在打仗。我领着三万老百姓打仗,如果我把他们放在能逃命的那个路上,一打仗全逃了,我只有把这三万老百姓放在没有可逃的路上,老百姓才人人各自为战,我才能打赢,底下所有的将领听完都非常佩服,认为井陉之战胜利的主要原因就是“背水而战”,迫使每一个老百姓都得为自己的生存去玩命。实际上韩信还没有讲透,我再补充讲三点,韩信这一仗之所以能够打赢还有三个原因,这三个原因,第一个叫主客易位,主人跟客人交换了位置。打仗的时候呢,什么叫“主”,什么叫“客”呢?这就是打仗有进攻,有防守,往往进攻的时候军队一定要多,防守的时候军队可以少。而韩信打井陉之战两个不利条件,就是三万对二十万,本来自己就人少,还有充当进攻的角色,所以这个仗不好打。再一个,地形不利,韩信怎么来主客易位呢?他先搞了一个一万人布置一个背水列阵,然后带了一万多人出去打一下,假装战败就退回来了,退回来这两万多人全部在防守,赵军的20多万变成进攻方了。本来自己是进攻一方,现在换了个个,让对方成为进攻,自己成为防守,这就叫主客易位。第二个原因叫阵型合一,就是打仗要布阵,冷兵器时代的布阵最常见的是两种阵法,一种是方形阵,无论是正方形、长方形,叫方形阵,方形阵的特点是有利于进攻,方形阵的弱点就是两翼很薄弱。打仗还有一种阵法叫环型阵,就是把军队布置成一个圆,把战车围起来,所有的士兵都在战车旁边布置成一个圆。这个环形阵特别容易防守,就是它没有一个薄弱环节,它把分散薄弱的士兵抱成一个团,然后来防守。他那个背水列阵就是利用了这个环形阵的阵法,因为背水列阵的时候,后边是水,你不用担心赵军会抄你的后路,后面不可能有赵国军队。两边也是水两边也不可能赵军过来,后边、左右都不用防,防的只有正面,所以韩信把所有的军队都放在正面来防守,所以赵军是死攻,汉军是死守,能够守得住,他其实只防正面这一面,他实际上布置的是一个环形阵。第三个原因是奇正相和,什么叫正呢?正就是常规,常规为正,变化为奇,这就是正和奇。防守为正,偷袭为奇,这是正和奇。韩信他这个打仗他是正和奇都用了,所以我们叫他是奇正相和。

画外音:

韩信北伐平西魏国、灭赵国,几场仗打得都是有声有色,尤其是在井陉之战中,以3万老弱之兵大败20万赵军,更是韩信军事生涯中的成名之作,但赵王如果听从部将李左车的建议,也许胜利的天平就不一定向韩信倾斜了,那么井陉之战后李左车的命运会怎样呢?

王立群:

当然韩信这一仗打得很漂亮,是中国军事史上又一个经典战役。这个仗一打完,韩信立即下令活捉李左车,李左车当时建议要断他的粮道,谁要能活捉李左车,我要重赏。果然,一会儿把李左车给绑着送过来了,一绑着送过来,韩信马上给李左车松了绑,然后让李左车坐了上座,向他请教问题。韩信就问了一个问题,我想北灭燕、东灭齐,我该怎么做才行李左车说:“败军之将不能谈这些事”。我不能谈,韩信说,当年有一个高人,他在虞国,虞国灭亡了,他到了秦国,秦国称霸了,此人并不是在虞国是个笨人,到了秦国变成一个聪明人。原因在于虞国的国君不听他的不用他,到了秦国以后秦国的国君听他和用他,这个人是谁呢?百里奚。百里奚在虞国,虞国灭亡了,百里奚到秦国,最后做了秦国的相国。所以,他说你李左车如果是赵王听了你的意见,我韩信早被你抓了俘虏,正因为赵王和陈馀不听你的,我今天才有机会向你请教问题,我真心向你请教的,你不要推辞。李左车见韩信很真诚,李左车也被真诚感动了,李左车说了两句我们今天都在传诵的话,叫“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再聪明的人有失算的时候,再笨的人也有看准的时候陈,馀非常熟悉兵法,结果一次败仗命丢了。他说现在你的强处是什么呢?你的强处是你取得这一连串的胜利,涉西河、擒魏王、杀夏说、灭代国,井陉之战一个早晨你把赵国20万大军给灭了,这是你的强项。你的弱项是什么呢?连续灭魏、灭代、灭赵,你的士兵,你的将领非常疲劳了,你要率领这个疲惫的军队去打燕国的话,燕国就不用打,就做防守,你短时期内就不能解决问题。所以韩信说那既然如此我该怎么办呢?李左车说,我告诉你个方法,你现在最好的办法是按兵不动,好好在这儿休息,等你的军队吃饱了,喝足了,休息过来了,然后把你的精锐部队调到哪儿去?调到通往燕国的大道上,住到那儿不要去,这个大道直通燕国,但是不要去。然后派一个使者带一封信到燕国去,把你的长处,把你的强项在这个信上好好地铺张一下,燕国就不用打了,一定会投降。李左车的建议韩信一听非常高兴,就按李左车这个办法修整了一段时间以后,一封信送到燕国,燕国马上投降了。但是非常可惜的是,《史记》记载李左车到此为止,再也没有写,这李左车后来的命运如何不知道了。但是我们可以说,李左车很不简单,李左车跟韩信说了这么一段话:“燕齐相持而不下,则刘项之权,未有所分也。”就是李左车给韩信分析天下形势的时候就说了,如果燕国跟齐国你拿不下来,刘邦跟项羽的胜负就分不出来。大家听出这个话来了吧,这话可是大智慧,李左车非常不简单,韩信提出来我要北举燕赵、东灭齐、断楚粮道,然后和大王在荥阳相会,这是韩信的大谋略,这个大谋略可没有告诉赵国名将李左车,但是李左车已经把它点出来了,说如果你不能够拿下燕国跟齐国,那么正面战场上刘邦跟项羽就分不出来胜负。是这样的吗?请看下集,鏖战荥阳,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