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奉公押妓(第2/2页)

得知运走的都是最实用的杂学书,裴旻眼中的戾气徒生,杂学书才是真正的文化结晶,是他们祖先历经千百年,一点一点研究累积的智慧心得,岂容蛮夷以这种手段盗取?

他将缘粗略一说,孙周心思细腻,也想通了前因后果。

裴旻问道:“可知他们将那些书都藏在哪儿了?”

孙周遗憾的摇着有道:“都在杨家祖宅,他们事情办得极为小心。先是以晒书唯由,将十万册书都整理出来,再以府邸不够大,晒不了那么多为借口,将万余册的书籍运往城东祖宅那边。我通知小白兄暗中跟随,现在那万余册书已经搬进了杨家祖宅。杨家祖宅荒废多日,只有几个管事丫鬟做日常打理。只要稍做安排,那万册书就能消失无踪。中丞还请令派人手,监视杨家祖宅。”顿了顿,他道:“就算杨矩将数量减少了十倍,可万余册书,也不是少数。想要不给发现的运出长安,定然还有特别手段。在下今日无意中打听到一则消息,却不知有没有用。”他也不卖关子,直接道:“杨矩包下了一艘花船,好像打算宴请好友外出游玩。杨矩财大气粗,花钱如水,人所共知。可他花钱大多花在女人身上,极少请人外出游玩。在下于杨府务工多年,还是首次听说。所以在下猜测,他们可能是打算用花船将万册书送出长安。”

裴旻沉吟了会儿,赞同道:“你的思路很清晰,揣测的也很有道理。应该错不了了,借助曲江出长安,进渭水,将万册书送出长安。”他心底盘算:曲江渭水有官员巡航执法不假,但执法官员多是盯着商船客船,对于花船却管的宽松。若花船上再有一些不知情的大员,查都无需查,果然打的一手好算盘……

如此正好,也说明了杨矩只是负责运送,定然还有负责在约定地点搬运接收的……那些人毫无疑问,都是吐蕃细作。

看来自己这是要去一趟平康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