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 广州失守(第2/2页)

李元胤的确是个足以托付大事的人。

李元胤,字元伯,河南南阳人,原本是儒家子弟。李成栋为盗时掠良家子,养以为子。自少年时代起,李元胤一直跟随李成栋出生入死,但他稍读书,知大义。

佟养甲被李成栋胁迫降明后,一直怏怏不乐,多次暗中与清廷联络,准备内应反攻明军。李元胤觉察其奸,请得永历帝手谕,设计捕杀了佟养甲及其亲丁数百。

另外,明朝梧州杨大甫打仗不行,却鱼肉百姓,常常带兵劫掠行舟,甚至杀戮往来军使、抢夺贡物。

李元胤激于义愤,亲手斩杀了杨大甫。

所以,钱秉镫称“元胤可用”,所言非虚。

但,廷臣均不同意。

李成栋举旗反正,从其后来的表现看,对明室的确忠心耿耿,但,他未死之前,朝廷始终对他忌惮无比,事事均看他的脸色而行。

现在,李成栋已经死了,让李元胤执掌其军,岂不是又重新培养另一个对朝廷有威胁的李成栋来?

廷臣们的意见是:接管广州总督的,必须是朝廷里的人。

那么,谁比较合适呢?

大家议来议去,觉得戎政侍郎刘远生比较合适。

刘远生和李成栋是陕西同乡,两人关系较好,刘远生和李成栋军中很多人都熟,而且,刘远生绝对是忠于朝廷的人。

于是,永历帝派戎政侍郎刘远生持手敕前往广州接管两广总督职务。

事实证明,这是一步臭棋。

永历政府里的书呆子们哪里想得到,杜永和手里已掌握着两广总督大印,早已开印视事,根本就不把刘远生当根葱,挥挥手,将刘远生打发回了肇庆。

永历朝中众臣大眼瞪小眼,全傻了。

还能怎么办?

凉拌!

朝廷无可奈何,只好默认了杜永和自动继任两广总督的事实。

不过,这杜永和也实在不是东西。

他原先留阎可义领兵镇守南雄,阎可义曾于永历三年(公元1649年)七月统兵翻越梅岭进攻南安府(府治大余),兵败,大、小梅岭都被清军占领。阎可义回南雄,惊忧而死。

杜永和想都不想,就派罗成耀去接替阎可义守南雄。

罗成耀百般拒绝,埋怨说:“尔等俱安享受用,独苦我邪!且国公(指李成栋)屡出,未能一逞,今以我去,能又何如?”

照理说,罗成耀畏敌如虎,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就不应该让他去守南雄了,不但不要给他守,还应该把他革职开除算了,可杜永和却不厌其烦地反复劝说,并施以重贿,硬是动员起他去赴任。

结果,罗成耀只匆匆到南雄巡察了番,便回驻于韶州,只留下中军江起龙坐守南雄。

可以想象,当尚可喜、耿继茂所部清军来了,南雄乃至整个广州会处于怎么样的一种状况。

这年旧历十二月初三日,尚可喜、耿继茂率部从江西临江府出发,十六日到赣州,二十七日抵南安府,二十八日晚翻越梅岭进入广东省境,三十日除夕晚上取南雄,斩杀明总兵杨杰,顺治七年(公元1650年)正月初三日,抵韶州府。

消息传到肇庆,永历朝廷一片哗然。

马吉翔以清军势大难敌为由,竭力主张向广西逃难。

永历随即于正月初八日登舟,百官仓皇跟随逃命。

二月初一日,永历到达梧州。

永历改任马吉翔为兵部尚书,要他督守肇庆;曹煜升尚书,与李元胤一并留守肇庆。

此后又命广西的庆国公陈邦傅、忠贞营刘国俊等部东援。

陈邦傅这些人,胆小如鼠,哪敢奔赴前线和清军开战?

正月二十七日,尚可喜、耿继茂统军由韶州南下,初六日推进到广州郊外,极其顺利地完成进攻广州的部署。

初九日晨,清军抬着梯子进攻广州北城。

两广总督杜永和这时候总算有点骨气,顶硬上,据城坚守,和清军对着干。

当日,清军败退。

尚可喜考虑到广州守御坚固,城中明军实力尚强,便改变了战略,先致力于扫清外围,添置大炮,为最后攻取广州创造条件。

十月下旬,广州成了孤城。

十一月初一日,尚可喜、耿继茂征调来大炮四百余座,集中炮火猛击广州西北角城垣。

炮火连轰了一天一夜,十一月初二日该处城墙被轰塌三十丈。清军从缺口攻入,六千多名明军官兵在巷战中被杀,总兵范承恩被擒。

南明总督杜永和见大势已去,便与水师总兵吴文献、殷志荣等人从水路逃去,大小船只千余,一时奔窜出海。

清军占领广州全城后,疯狂地进行屠杀、奸淫、抢劫。

一位外国传教士记载:“大屠杀从十一月二十四日一直进行到十二月五日。他们不论男女老幼一律残酷地杀死,他们不说别的,只说:杀!杀死这些反叛的蛮子。”

中国史籍也记载:顺治七年尚可喜、耿继茂再破广州,屠戮甚惨,居民几无噍类。浮屠真修曾受紫衣之赐,号紫衣僧者,募役购薪聚胔于东门外焚之,累骸烬成阜,行人于二三里外望如积雪。因筑大坎痤焉,表曰共冢。

广州陷落,李元胤孤军守肇庆,独力难支,只好且战且走,退至郁林,终于陷入重围。

殉国的时间到了,好一个李元胤,穿上大明朝服,登城四拜,哭叹道:“陛下负臣,臣不负陛下!”自刎而死。

至此,广东重又尽陷于清军之手。

南明昙花一现的大好时光悄然逝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