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多事之秋(第2/2页)

梁廷栋试探道:“老先生能否在阁议时劝说皇上,此事在下官看来并无益处。”

“怎么劝呢,老夫能说登州镇强兵数万虎视运河?抑或是说陈新会带上万兵马前来?”温体仁放下抚胡须的手,“皇上是个最要脸面的人,一旦说出来,会认为老夫在挟边将威胁朝廷,反倒非得如此不可。还是不说的妙,此事结局难料,本兵要有所筹划,皇上若是问起,你得明白如何回话。”

梁廷栋躬身表示清楚,温体仁叹气道:“多事之秋,世事维艰。现在老夫也有些看不明白那位陈总兵,本兵以为,陈新能来京师么?”

梁廷栋想想后坚定的摇摇头,“他不会来,陈新行事一向谨慎,下官如今想来,当年陈新在兵部大骂崔呈秀,看似凶险非常,实则其时局势微妙,陈新是看准了时机,比那些御史还先一步抢了名声。此人打仗喜亲临战阵,但据下官所知,他每次出行皆护卫重重。老先生说了,这是多事之秋,他不会来京师的。”

梁廷栋说完就低眉顺眼,他方才思索后,确实也认为陈新不会来京师,此人既胆大又谨慎,作为登州的组织核心,他不会轻入险地,朝廷或许不敢明面上对付他,但一旦人到了京师,就会有很多其他手段可以对付,比如封个虚衔扣留、路途中截杀后嫁祸匪贼之类。

皇上或许是想扣押陈新在京师,然后接受登州镇的庞大军力和财富,这招对付普通的总兵可以,但对祖大寿和陈新这样的集团势力是没有任何作用的。

登州的军力是陈新最重要的筹码,也有自成体系的民政,他比祖大寿更强的,是有一个庞大的商社,这是个隐形的巨大势力,与各地官场商场盘根错节,仅仅对付这个商社已是不易,两人都是在去年的粮价哄抬中重新评估了陈新的力量。力量就是外交,温体仁此时借梁廷栋传信,也未尝不是给自己留条后路。

温体仁踱了几步走到窗前,出神的看着前面的窗纸,口中喃喃道,“多事之秋,多事之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