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溪村的发展(第2/2页)

现在粮价下跌的厉害,养猪的成本也下降了,肉的市场需求却还在增加,养猪的前景一片大好,孙享福觉得,养猪的规模还能扩大些。

“嗯,养的不错,不过你也不能光指着长安给你送猪苗过来,你们自家也可以在周边收购猪崽,不同地方的猪习性或许不一样,两个地方的猪在一起杂交,说不定能培育出更加肯长肉的猪。所以,你别光想着学习你叔叔的养殖方法,你要想着怎么超越他,二牛,经费给我往足了给,如果今年溪村的猪场能够出栏一万头猪,我给你们赏钱一百贯,如果你们能培育出比长安更能长肉的猪,我给你们赏钱五百贯。”

孙享福这么一说,仿佛给赵实打开了另一扇门,其实后世的许多养殖科研单位就是这么竞争的,谁的猪种最好,谁就能霸占市场,获得最大的利润,这就促使了科研人员不断的研究新的育种办法和养殖技术,最终达到满足全国人民吃肉的需求。

看过猪场,孙享福又去看鸡场,中间的鱼场其实没什么好看的,溪村有活水给鱼塘增氧,夏天捕捞的时候,储备的大鱼数十万尾,根本不愁给洛阳分店供应,而且,洛阳这边并没有像关中一样的渔场扎堆,所以,这里的鱼甚至都不需要猪粪和鸡粪来养殖,村民们收割过来的鱼草就足够喂养了。

同时,王二牛也贯彻了孙享福共同富裕的方针,在溪村发展起来了的同时,不忘带动周边村子发展,收周边村庄农户打过来的鱼草,猪菜,让他们挣点额外收入也是应该的,等鸡场和猪场规模再度扩大之后,专门种植猪菜和鱼草的田地就会诞生了。

鸡的繁殖速度比猪快的多,尤其是高产鸡第二代和第三代问世之后,每个月,光幸福村就能够孵化出数万只鸡苗,溪村直接从幸福村弄来了五万只鸡苗,成活率在八成以上,现在那些鸡的大羽毛已经长好了,过不了多久,就能产蛋或者吃肉,相信到了明年,这里又是一个规模达到数十万只的大型养鸡场。

有的人或许觉得一个数十万只鸡的养鸡场很大了,但是这些鸡,也就够洛阳城的人每人吃一只的,洛阳城的人每人每年只吃一只鸡吗?不可能,所以,养鸡场的规模哪怕再扩大十倍,二十倍,也还是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的,要像后世一样让城里的居民随时到菜市场都能买到鸡,至少要有一个年产量几百万上千万只的养鸡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