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79章 两战(第2/3页)

下一步,便是令使者商队探索西域各国,找到西王母邦后,再令李信以车骑一路征伐过去,顺秦者为臣,逆秦者毁灭!

等大秦和西王母邦连成一片,“西涉流沙”自然也就完成了。

不过,西域辽远,商贾使者步伐缓慢,西边的驻军暂时也不必动,倒是可以让六国豪贵,轻侠少年移民去张掖郡实边。

在秦始皇眼中,可以立刻开始的两仗,分别是东边和南边……

他的夔纹方头履踩在北疆,从临洮慢慢走到辽东,足迹仿佛变成了一条万里长城!

“征燕、赵轻侠恶少年从军,从辽东出兵,使朝鲜箕氏臣服。”

嬴姓先祖曾是殷商之臣,而朝鲜据说是殷商三仁之一箕子之后,周朝时,名为诸侯,实则一直不服周,今若能使朝鲜箕君入朝,子姓的最后苗裔,对嬴姓皇帝俯首称臣,也算告慰先祖。

但朝鲜并不是终点,秦始皇真正想打的地方,在南边!

秦始皇一脚踩在半岛中段,标为“沧海”的小邑上,仿佛是一个巨人,要将这座不起眼的城邑毁灭!

这个濊貊(wèimò)小君,居然敢窝藏六国叛逆,并与莒南刺杀有关系,真是胆大妄为!

哪怕沧海君有大海庇护,皇帝亦要加以惩戒,水陆并进,燕地大军从朝鲜南下,围城三阙,任嚣舟师从胶东出发,封锁海面,杜绝逃路。

必灭其邦,屠其民,隳其城!如此方能震慑天下,表明天子除恶必尽的决心!

想象着那一幕,皇帝的怒火,才能稍减几分。

他轻轻提起下裳,跨出了很大的一步,直接迈过了渤海湾!

再回首,这道在芝罘岛上看到的广袤汪洋,其实是那么的窄啊……

“朝鲜称臣,濊貊、九夷均服,渤海变成内湖,舟船往来无阻,只有这样,大秦才能称得上‘东有东海’!”

“还有南边。”

皇帝丝毫不踌躇,几步走了过去,他越过淮河,跨过大江站在前不久曾停留过的豫章、长沙,云梦彭蠡,仿佛是脚畔的小水洼。

长沙豫章之南,是一片广袤的土地,东瓯、闽越、南越、西瓯、骆越,南北两千里,东西八千里,这些越人部族生活在那里,是为百越。

秦始皇很多年前,曾打算对百越开战,那时候并没有什么理由。越之角、象齿、翡翠、珠玑虽好,但对秦始皇而言,这些东西,哪有咸阳宫前的十二金人有意思?根本不值一提。

非要说理由,除了“南尽北户”的梦想外,皇帝也有不得已的原因。

“耕战”,这是商鞅为秦找到的强国之方,但它饿得很快,为了喂饱这头战争巨兽,让帝国有无穷的内在动力,哪怕六国灭尽,秦始皇也得不断寻找敌人,击败敌人。

可打哪不是打,黑夫提出西拓之策后,既然有匈奴、月氏这更好的对手,皇帝便罢了南征的念头。

可现在,能入眼的边敌都已落败,秦始皇的目光便再度回归南方,这一次,还得多谢黑夫,因为蔗糖的意外走俏,帝国多了一个对百越开战的理由……

那里山林茂密,那里物产丰富,那里有少府、大吏们垂涎的隶臣妾。

当年南下道路不通,如今豫章发展良好,路途通畅,后勤有南昌、长沙之粟,既然如此,为何不打?

轻侠恶少年,以齐楚居多,齐地已定,但楚地的轻侠少年,仍是隐患,这次南征,便可将他们征去……

十死二三,十不存一?死就死吧,无所谓!

“朝鲜、沧海之役,兵卒、民夫五万足矣。”

用兵如此稀少,又是为了惩戒刺杀主谋,这场仗非打不可,没有讨论的必要!

“然百越之役,战线东西数千里,非二十万人不能下……”

但对南方的战争,尽管秦始皇决心已定,但还是会让群臣议论。

他不会因百官的提议有任何动摇,只是想看看,哪些人赞成,哪些人反对……

如此想着,秦始皇立刻让赵高进来,草拟诏书,宣布明年讨伐沧海君的檄文,并透露南征意图,让群臣朝议。

赵高在那场刺杀里,废了左手,但他右手仍在,依然能写的一手好字,甚至比以前更受秦始皇信任。

或许是因为耽搁已久的伟大计划即将实施,秦始皇一边口述诏令,面色还有些发红,哪怕是赵高,也许久未见皇帝如此兴奋了。

诏书拟定,让赵高及谒者送去御史府后,大殿之中,仅剩下秦始皇,以及寥寥数名宫女寺人。

皇帝踱步回殿内,止住了要收起四海归一图的小寺人,他久久凝望这广袤疆土,还有上面生活的万千生灵,眼中情绪复杂万分。

无人知晓,以上种种,又是南征,又是北战,又是开边,又是安内,林林总总加起来,不过是秦始皇要打的第一场战争!

这第一战,他在与人斗。

与不相信自己能真正一统天下,不相信大秦能万世永存的人斗!看得见的敌人,看不见的敌人,都必须出手迅速,才能将彼辈统统消灭!

要让天下看看,他是如何做到三皇五帝,商汤周武,春秋五霸都无法做到的事!

秦始皇卯足了劲去想这些事,他有点激动,但随即,却感到了一丝不妥。

皇帝的面色,更红了……

……

皇帝专心做事时,无人敢打搅。

站在殿角的宫女寺人低眉顺眼,大气不敢出,但忽然间,有异样的声音响起!

“咳……”

是咳嗽,轻微的咳嗽,宫女寺人们诧异抬起头,相互看看,是哪个胆大的家伙出声。

他们最后找到了声音的来源。

是秦始皇,秦始皇在咳嗽,高大的身躯立于地图之上,尽管他极力控制,手捏成拳,贴着嘴唇胡须,但还是无法遏制!

“咳咳!”

咳嗽越来越大,宫女寺人们却呆若木鸡,面色惊恐,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该不该过去帮秦始皇捶捶背。

好在,不知过了多久,咳嗽声慢慢停了下去,秦始皇高大的身躯依然立在原地,但方才的咳嗽,仿佛耗尽了他的力气,只能喘着气,步履蹒跚地回到皇榻之上,看上去,似乎筋疲力尽。

殿内复又归于平静,寺人宫女再度眼观鼻鼻观心,仿佛刚才的一切都没发生过。

直到闻询赶来的老寺人战战兢兢地请示,秦始皇才挥了挥手,让他将殿内所有人都带走……

有人茫然,有人惊恐求饶,说自己什么都没看见,但还是被赶来的郎卫拖走。

大殿又静了下来。

皇帝知道,从今日起,他再也不可能在这座大殿,在咸阳宫里,看到这十多名宫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