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爱别离一家团聚(第3/5页)

叶氏一边憧憬未来的日子,一边又有些忐忑。

她年纪不小了,以后要跟着儿子四处游宦,叶氏有些担心自己给孩子们添麻烦。但她不走也不行,两个儿子都走了,她不可能单独留在这里。

到了出发那一日,梅香一大早带着黄茂林和泰和过来了,连早饭都是在娘家吃的。

叶氏让厨房准备了丰盛的早饭,就在她的屋里,摆了两桌,男一桌女一桌,四个孩子又带着孩子,整个屋子里人声鼎沸。

叶氏含笑坐在上首,给坐在旁边的两个女儿各自夹了一块子菜,“我走了之后,你们姐妹两个好生过日子,虽然我们不在荣定县,但你们也是有娘家的,受了委屈千万不要忍着。”

兰香哭着回答叶氏,“阿娘一定要保重身体,等大哥的事情定下来了,阿娘一定要给我们来信,若有机会我们去看望阿娘。”

叶氏红着眼睛点头,“放心,我会好生保养身子。听说父母过世,做官的要守三年孝。为了你们兄弟们,我也要争取活到八十岁。”

叶氏一句话把一桌人都逗笑了。

叶氏亲自给黄茂林盛了碗粥,黄茂林起身相接。

叶氏看了看大女婿,“茂林,阿娘最庆幸的是,当初听了明朗和梅香的话,退了王家的亲事,挑了你做女婿。这些年,你虽是女婿,却如兄如父,照顾弟弟妹妹们,对梅香也好。阿娘很高兴,只是,你也劳累了半辈子,以后要记得保重身子。”

黄茂林有些动容,“我自小没有生母,自从和梅香定亲,我才知道亲娘疼是什么滋味。阿娘,您也要保重身子。”

叶氏让他先坐下,自己又回到座位上。

吃过了早饭,张县尉一家子来给婉柔送行。

婉柔是张家最小的孩子,从小备受宠爱,父母兄长和姐姐们都离得不远,忽然间她要去京城,张家人都舍不得。

张县尉知道女儿这一去可能很多年回不来,虽然内心不舍,但又为女儿高兴。

张县尉最实在,他什么都不送,拍出三张一百两的银票给了女儿,“你们去京城,什么不要花钱,这是阿爹的一点心意,你们拿着。”

婉柔含着泪接下了,其余兄长姐姐们也各有表示。

梅香姐妹二人要送的东西已经给过了。

明朗见时辰不早了,主动对叶氏说道,“阿娘,咱们走吧。”

叶氏点头,起身后先对两个女儿点点头,狠狠心先往外走。到了垂花门口,叶氏先上了车,玉茗妯娌二人带着夏至也跟着上了车,明朗兄弟二人和登哥儿上了马。

明朗对众人拱手,“张大人,我们去了,以后再相见。姐夫,家里的这些事情,有劳您帮我们操持。”

说完,他又看向姐姐妹妹,“姐姐,兰香,你们好生保重,等我和明盛安定下来,就往家里送信。”

梅香止不住哭了,把头埋进黄茂林肩上,冲两个弟弟摆手,“去吧,去吧。”兰香已经哭得说不出来话了。

叶氏在车中也忍不住眼泪直掉,婉柔也跟着掉泪。玉茗安慰完了婆母,又安慰妯娌。

明盛俯身,摸了摸妹妹的头,“别哭啦,妆都花了。”

姐妹两个又破涕为笑。

明盛笑了,“哭甚,我们是去做官,喜事。”

兄弟二人当先打马走了,叶氏等人的马车在后面跟着。

黄茂林带着一行人直送出官道七八里路,明盛一再撵他们,才制止住了脚步。

等看不到马车的影子了,梅香搂着妹妹,“咱们回去吧,晌午别走了,和妹夫去我家里吃饭。”

兰香想了想,“好。”

姐妹两个各自带着丈夫儿女一起到了梅香家里吃晌午饭,连襟二人一起喝酒,梅香嘱咐妹妹,“以后逢年过节就到我家里来,这里就是你的娘家。”

兰香给姐姐盛饭,“好,我到姐姐这里来。姐姐要是想出门了,只管去我那里。”

吃过了饭,兰香回婆家去了。

叶氏一走,头两天梅香还没觉得有什么,等快到十天的时候,她感觉极度不适,她从来没有隔这么久不回娘家的。

不光回不了娘家,儿子媳妇和女儿也不在家,梅香感觉心里空荡荡的。

好在家里还有泰和,每天泰和下学后,梅香陪着泰和一起读书写字,看着他习武。

黄茂林见梅香意志消沉,主动带她出去逛,茶楼酒肆、戏园银楼,每天换个地方,总算能让她高兴一些。

再说省城那边,慧哥儿到了之后,李先生虽然并不勉强他住自己家里,但坚决让他住在她的陪嫁宅子里,就是头先给青莲送嫁住的地方。

慧哥儿有些不好意思,“总是麻烦先生。”

李先生一再安慰他,“不要想那么多,我那宅子空着也是空着,我又不往外头租赁。你们住在里头,也多了些人气。若是在旁人家,媳妇娘家人来借住,还要担心给姐妹带来麻烦。我们家不存在这个事儿,我喜欢青莲比长俊还多。”

长俊开玩笑,“阿娘,青莲才是您亲生女儿,我是上门女婿。”

母子二人一起,打消了慧哥儿的疑虑,又送了两个仆人给他用几天。

等慧哥儿安顿好了之后,把仆人还给孟家。慧哥儿跟着长俊去了衙门,郎舅二人在不同的公署,跟着不同的长官,从公文撰写开始,一样样学习。

好在孟家是大族,李先生提前打点过了,郎舅二人在衙门只是为了历练,早晚要去考进士,也无人故意为难他们。

锦屏住在别院之后,带着自家的仆人很快熟悉了附近的地方。慧哥儿把家里的银子都给了她,锦屏并不是个浪费之人,每日安静在家里打理家事,照顾慧哥儿的起居。青莲经常过来,送吃的穿的玩的。

锦屏有些不好意思,“妹妹,你家里有婆母,还是不要总是送东西给我们。”

青莲毫不在意地摆摆手,“嫂子不要担心,这都是我婆婆让我送来的。庄子上送来的多,我们又吃不完,我不给哥哥嫂嫂给谁。”

锦屏接了好东西,时常做些鞋袜孝敬李先生,李先生都是毫不客气地接下,并和青莲开玩笑,“你阿娘娶的好媳妇,倒让我先享福了。”

小夫妻二人渐渐在省城扎下了根。

过了一阵子,慧哥儿熟悉了衙门里的事情之后,开始四处看宅子。

李先生听说后,把他叫了过去,“你要买宅子?”

慧哥儿点头,“我阿爹说让我看着买一处宅子住。”

父母之命,李先生不好说什么,“你既然要买宅子,我那栋宅子就卖给你吧。”

慧哥儿急忙摆手,“不不不,先生的陪嫁宅子,我岂能占了。”

李先生笑了,“又不白送给你,你照着市价给我钱。我是想着那里一来离衙门近,二来离我家里也近,方便。再者,我这宅子不能总是空着,卖给谁不是卖。你放心,我不止这一处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