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一世汉臣,终入魏书!(三)(第2/3页)

“呵呵,无愁不必给孤宽心了,世间凡有生命之物,岂有长生而不灭者,秦皇、汉武功盖寰宇,还不是归于尘土了吗?

孤纵横天下,位极人臣,创下了偌大基业,享受过荣华富贵,品尝过醇酒美人,一生可谓活的精彩,如今年过六旬、子孙满堂,虽死亦可瞑目矣!

只是天下尚未平定,这身后之事,就要摆脱诸位卿家了,老夫的枕头里有一份遗命,无愁把它取出来,当面宣读一下吧!”

“诺!”

枕头是黄杨木制成的,两尺长,一尺宽,质材光滑细腻、软硬合适,上刻山水、花草图案,还有淡淡的清香味呢,枕在上面非常的舒服!

也不用什么工具,萧逸双手轻轻一捏,就把枕头给拆开了,从中取出一个小金筒来,做工极为精细,里面藏着奸雄遗命!

原来曹操知道自己大限将至,提前就把遗命准备好了,只是这么贵重的东西,放在那里也不放心,于是藏在了枕头里面,日夜枕在头下,没人能够偷走!

“事关重大,还是请尚书令大人宣读吧!”

“如此老夫就僭越了!”

萧逸没有打开金筒,而是交到了程昱手中,因为这份遗命里面,肯定会提到自己的,还是避嫌一下比较好!

程昱也没推辞,打开金筒,取出遗命,又清了清嗓子,大声的宣读起来了……

‘魏王敕令:天下尚未安定,未得遵古也,吾有头病,自先著帻,吾死之后,持大服如存时,勿遗!

百官当临殿中者,十五举音,葬毕,便除服;其将兵屯戍者,皆不得离屯部;有司各率乃职,敛以时服,葬于邺之西冈上,与西门豹祠相近,无藏金玉珠宝。

吾婢妾与伎人皆勤苦,使著铜雀台,善待之。于台堂上,安六尺床,下施繐帐,朝脯设脯糒之属,月旦、十五日,自朝至午,辄向帐中作伎乐!

汝等时时登铜雀台,望吾西陵墓田。馀香可分与诸夫人,不命祭。诸舍中无所为,可学作履组卖也。吾历官所得绶,皆著藏中。吾馀衣裘,可别为一藏,不能者,无愁、子桓、子建等人分之!

孤今病危,不能再与众卿相叙大事,特以家事相托,孤长子曹昂,刘氏所生,不幸早年殁于宛城。

今卞氏生四子:丕、彰、植、熊,次子曹彰,勇而无谋;三子曹植,华而不实,四子曹熊,年幼无知,皆不可立也;唯长子曹丕,笃厚恭谨,可继我之大业也!

然子桓年纪尚轻,未可独断大事也,需有重臣良弼辅佐之,特令:

大司马-萧逸!

尚书令-程昱!

骠骑将军-夏侯惇!

征西将军-夏侯渊!

车骑将军-曹洪!

征东将军-曹休!

御史大夫-华歆!

光禄大夫-董昭!

等八人为顾命大臣,凡一切军国大事,须子桓与八臣商议之后,方可公布执行,且不可孟浪行事,以免误国误民也!

至于后宅之事,皆听王太后汴氏处分,一切妾室、王子、王女、女婿、宗族子弟不得违背,并赐倚天宝剑一柄,执掌生杀,去恶存善!

勉之,勉之,勿负孤望!’

底下盖着大汉摄政丞相金印、魏王之宝印,以及曹操的亲笔画押!

………………

宣读完毕之后,程昱将手中遗令,传示文武重臣们,待大家都看过之后,又封回了金筒之中,准备派人送到许昌城,交到继承人-曹丕手中!

有了这份遗命,曹丕继承魏王之位,才更加名正言顺,也免的其他王子有觊觎之心!

“无愁啊,孤的身后之事,就全都托付给你了,你就是大魏的周公、霍光,替孤完成一统天下的重任,内修政治,外拓疆土,开创出一个太平盛世!

孤再赐你龙虎金鞭一条,宗族子弟、文武百官,若有包藏祸心,祸乱国家者,汝可代孤行使生杀之权!

再转告子桓一声,以后事奉大司马,犹如侍奉兄长,不可有丝毫的不敬!

还有文武群臣,都向大司马行跪拜之礼,从此以后,他就是朝廷柱石、百官之首了,任何人不得与之相争,明白吗?”

接下来,曹操突然口述一道命令,并有侍从端上个托盘,上面放着一条鞭子!

四尺多长的鞭身,是用黑犀牛皮绞成的,坚韧无比、刀剑难摧,一尺多长的手柄,则是纯金打造的,上面刻有龙虎花纹,并有十六个撰文:‘上责昏王,下诛佞臣,代孤行事,震慑天下!’

“我等参拜大司马大人--威震朝堂,鞭策天下!”

与此同时,按照曹操的命令,文武重臣们都推金山、倒玉柱,向萧逸行跪拜大礼,就连程昱、董昭这般老臣也不例外,且没有人觉得难为情,大司马功高盖世,受得起这一拜!

“大王如此厚爱,末将敢不尊命,必将竭尽全力、辅弼朝纲,诸位大人请起来吧,咱们齐心协力,共创太平盛世!”

曹操亲自托付,百官跪拜行礼,这种情况之下,萧逸没有拒绝的余地了,只能向曹操跪拜行礼,并接过了龙虎金鞭,也接过了鞭挞天下的重任!

心中却一个劲叹息,奸雄果然是奸雄,这是挖了一个大坑,让自己往里面跳啊,自己不跳还不行!

明眼人都看出来了,曹操的遗令分为两部分,前面都是私事,关于自己死了之后,举哀、薄葬、祭祀、以及安置妾室,分割财物的事情!

还要把自己留下的衣服,分给萧逸、曹丕、曹植等人,可见在曹操的内心中,一直把萧逸与儿子们同等看待,曹、萧情同父子,并非虚言!

遗令后半部分,则是军国大事了,安排的巧妙至极,展现出了高超的政治智慧、以及帝王心术!

奸雄是不放心两个人,第一个是继承人-曹丕,年纪太轻,威望不够,(当时只有25岁),处理军国大事没有经验,也难以震慑住文武百官、骄兵悍将!

又担心自己死后,其余的儿子们不服,比如曹植、曹熊会举兵谋反,威胁到曹丕的位置!

还担心曹丕掌权以后,改变自己‘不问出身,唯才是举’的政治路线,投入到士族门阀们的怀抱中!

因此上,曹操挑选了八位顾命大臣,既是让他们辅佐曹丕,应对继位后的各种困难,同时也是监视曹丕,不要随意的背离政治路线,可谓是用心良苦啊!

第二个不放心的就是萧逸,位高权重,功劳盖世,其军事才能、政治才能、个人威望都远在曹丕之上,还有一颗桀骜不驯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