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楚庄王啊楚庄王(第4/14页)

伍举也没有办法了,碰到这样的老大,你还有办法就算你牛了。

那个苏从又跑进去,说跟老大好好谈谈,把他的思想工作做通。

哪知,他还没有开口,楚庄王却先大喝一声:“你不是文盲吧?没有看到我的政策?我当了三年老大,才出台一个政策,你都记不住,还有脸来做我的思想工作?我一看你的脸,就知道你是来做思想工作的。”

苏从说:“我当然不文盲。我知道,我讲完之后,我就给老大剁掉了。但如果能让老大觉悟起来,我死了也值得了。我的话就讲到这里了,你剁我吧。”他的原话是:“杀身以明君,臣之愿也。”

楚庄王一听,又来了一个死党。好!我宣布,从今天起,老子改过自新,重新做人。当场把伍举和苏从提拔进决策层,制定所有的方针政策,顺便就把若敖氏的权力分了一些。若敖家族的同志当然不爽。

问鼎

正好秦国也向楚国表达了联合的良好愿望,楚庄王当然很高兴地接受了。这种联合对他们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现在楚庄王以及他的死党们的目标是打败晋国,把霸主大旗拿到手。他们的第一敌人不是别的国家,而是晋国。如果你再拒绝跟秦建立友好关系,让秦晋又联合起来,楚国能搞得过秦晋两国吗?人家不强强联合打上门来,你就大叫OK了。

两国迅速就进行了一次联合行动,与另一个少数民族巴族一起,把庸国搞定。

庸之战本来并没有列在楚庄王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之内。可当年楚国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灾害,全国上下陷入了严重的饥荒。楚庄王也有点变傻起来了,我以前天天喝酒泡妞,倒是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什么灾害都没有,民政部基本没事干,可我才上班不到一年,老天爷就不给面子,真不好办啊。

楚国这么多年来,年年牛气哄哄,把周边国家搞得没有一天能睡好觉。这时,那些周边的少数民族戎部落看到全楚国人民都饿成这个样子了,楚国的国力肯定跌到探底的程度了,就组织力量打过来,一路顺利得很,没几天就打到阜山,把部队驻扎在大林那里,天天叫喊不灭楚国,决不收兵。

如果是在往时,楚国只派一个民兵部队过去,就可以把这些麻烦分子收拾了。可现在军队口粮问题都不能解决,还谈什么打仗?

楚庄王就想:“我打不过你们,难道躲一下还不行吗?”他想一口气跑到阪高,看你们还追不追?

贾说:“不能跑。咱们没有粮食都能跑,为什么人家就不能跑?人家吃得饱,比赛起来,比咱的脚步还快呢。而且现在这个形势很危急,不光是戎们要冲过来猛砸我们,就连麇国和百濮这两个小国都在打我们的主意,估计都已经全军动员要向咱进军了。不如去攻打庸国,就可以把口粮搞定了。这两个小国看到咱还能进军,肯定就不敢冒泡出来,制造麻烦了。”

楚庄王说:“就凭咱目前这个力量?”

贾说:“咱不是刚跟秦国搞好关系了吗?可以跟他们联手啊,还有巴族部落,现在还跟咱站在一起。”

秦国现在正没事干,一听楚国的使者说一起去消灭庸国,马上就答应了。

楚军立即宣布出兵。那两个已经做好战斗动员的小国果然就怕了起来,悄悄地让部队退回去,不要乱来。

当然,楚军的目标是庸国。

楚庄王知道,这一战打的不光是歼灭战,更是政治战,是一边战斗一边把民心更加团结起来。而且这些工作可不是喊喊口号,拉几条横幅标语就可以了。现在全国人民都饿得没性感只有骨感,谁还听你的口号、看你的标语。只有拿出口粮来,人家才跟着你打。因此,他在向庸国进军的途中,每到一个地方,都下令打开仓库,让大家一起前去吃饭。

没多久就到了句澨,再向前走一步就是庸国的地皮了。

本来,大家一看庸国这个国名,肯定是猪头国家,什么水平都没有,只不过象征性地打一下,就可以把他们彻底打趴,缴械投降。

哪知,庸国的国名虽然没有性格,一点英雄主义色彩也没有,可部队却强悍得很。楚军的前线指挥官庐戢梨带着部队向庸国的方城发起猛攻。他以为早上发起冲锋,中午就可以在方城里开饭了。哪知,庸军一点不庸,看到敌人冲上来,并没有在城里消极防御,而是积极地冲杀出来,勇敢地和楚军正面作战,最后把楚军打退回去,而且还抓到了楚军的一个高级领导干部子扬窗。

子扬窗倒是个好同志,被关了三个晚上之后,居然越狱成功,顺便还在方城里做了一次全面的侦察,然后才逃出来,向楚庄王汇报:“敌人数量真多,咱得再大量增加部队才行啊。”

但叔师反对。理由是:“庸国的部队战斗力虽然强悍,但脑子都很简单。咱靠力气跟他们硬碰硬,肯定是不行的。所以,得跟他们玩智力。他们胜了一场,现在肯定都在骄傲,咱就再给他们胜一场,让他们的骄傲更上一层楼。他们就以为咱的战斗力已经彻底丧失了。到时,咱们突然发飙,他们就会完蛋。”

楚庄王一听,同意叔师的意见。他们接连跟庸国的部队打了七场,每场都主动认输,输得庸国全国人民都认为楚国的部队是豆腐兵,不用牙齿就可以吃掉了。于是全都沉浸在爽歪歪的骄傲情绪之中,防备自然放松下来。

这时,秦国和巴人的部队也已经来到。

楚庄王宣布总攻时机已到。他把部队分成两个部分,一支由令尹斗越椒带领,从石溪出发,另一路由子贝带领从仞出发,跟秦巴友军一起,向庸国发起最后的攻击,终于灭了庸国。另外那些蛮族一看,楚国还真强悍,也就彻底打消了闹群体事件的主意,而向楚国表示以后一定响应老大的号召,做一个合格的楚国公民。

搞定了国内的民族矛盾,楚庄王把目光投向了中原。

三年后,他再拿宋国开刀,把宋国打了个满地找牙。

这时,他知道,他的老祖宗们虽然世世代代努力,要到中原当一回老大,而且国力也不比齐国和晋国弱,可折腾到现在,还跟那个泥鳅一样,硬是掀不起大浪,除了制造了N多新闻效应外,什么利益也没有得到,冲击霸主事业一点没进步,主要原因是那句“我蛮夷也”作怪。自己把自己当做另类,人家就是死也不服你啊。如果再坚持老祖宗那种蛮干精神,到头只有蛮干到死,没有别的收获。因此,要想到中原去混,而且要混出名堂来,必须努力学习,提高文化修养,在意识形态上与人家接轨,人家才接受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