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美国出版商】(第2/2页)

大概读完前五章,因为时间原因,麦克放下《神女》改读《大国崛起》。只看了开头,麦克就发现内容很熟悉,等再翻阅后面的部分章节,顿时惊道:“这不就是那本受到学界追捧的世界史论著吗!”

《大国崛起》的最初外文版本,是由英国记者翻译的,零零散散传到欧洲,然后再流传至美国。虽然内容并不完整,而且翻译得比较杂乱,但还是引起欧美学界轰动。

当然,这种轰动只限于历史研究圈子,普通平民对此丝毫不知。

麦克·霍华德以前是《纽约时报》记者,他对历史也颇有造诣——20世纪初好些历史学家都是记者改行的。麦克最先读到的是《美国篇》,一见之下如获至宝,又托朋友搜集到《英国篇》、《法国篇》和《荷兰篇》。

四卷《大国崛起》的残篇,就让麦克对作者崇拜之至,此刻他欣喜的发现,摆在他面前的居然是全本!

麦克·霍华德毕竟是商人,他很快掩饰住内心的激动,语气淡然地问:“这部《大国崛起》,你能够做主吗?”

赛珍珠拿出授权书说:“当然,原著作者已经给我授权,不过版权范围仅限于美国。”

麦克笑道:“那我们就来谈谈《大国崛起》出版事宜吧。”

“《桂兰》和《神女》呢?”赛珍珠抱着期望问。

麦克笑道:“那两部小说,我们以后再说。如果《大国崛起》能够热卖,那作者周先生的小说作品《神女》就能顺势出版,等《神女》得到读者认可,你作为《神女》的翻译者,你的小说《桂兰》自然也能考虑出版。”

好嘛,这就是商人,算盘打得的精着呢,连后续运作都想好了。

赛珍珠有些失落,但总算还有点希望,当即跟麦克谈起了《大国崛起》的出版。

《大国崛起》在中国能拿三四成的版税,但在美国却很低,因为这边出版界的税收很重。麦克最开始只给6%,经过赛珍珠反复力争,最后也只谈到8%。

没办法,再苛刻的条件也得答应,谁叫只有这家出版社愿意帮忙呢。

《大国崛起》在西方世界真正与广大读者见面,一直得等到1927年12月底了。至于所取得的巨大影响,远在中国的周赫煊丝毫不知,这年头国际通讯条件太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