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从头越(二)(第2/2页)

快结束时,有一名士子问贾环,“院首,刘家湾虽然被毁,但那些良田怕是给城里的权贵惦记着。与我们的计划可能会有冲突。”

贾环点点头,“所以有更多细节、琐事需要处理。但是良田也是可以用银子买的,事情有得谈。”

从东庄镇前往刘家湾的地面,大部分的田地都是自耕农。很多人都死于大水之中。算是无主之地。书院下手快的话,占下来,问题不大。该规划做居住区的就做居住区,该分配出去的,就分配给乡民。

当然,最后可能还是有冲突。有利益的地方,就会有冲突,这是必然。冲突的对象多半是某府管家之类的。一个个的解决吧。

商议完成后,第二天上午,重建的书院团队,以公孙亮的名义开始向外派发文书,并将书院团队的驻地设在东庄镇原许记酒楼处。

此后,一个月东庄镇以惊人的速度重建着。砖头、石块、木材、粮食、布匹、青菜、肉食、木炭、石灰等物资在消耗。大量的商人汇聚在东庄镇中。

书院扩张的外墙轮廓已经修筑完成,由山丘之上扩展到东庄镇东。而原东庄镇向东移5里,构建三纵三横的小镇格局。大量的整齐、相同、模块状、简单的小院填充在新镇和书院之间。

冬季大雪来临之前,要解决所有的乡民的居住问题。而由于东庄镇这里拥有大量的工作机会,大量在黄洛镇等待救援的饥民北上,寻找活命的机会。这些人力资源都被如火如荼的重建工程消化。

由闻道书院正门通向京西官道的书院大街规划完成。正好就是以书院、旧东庄镇、新镇三点连成一条直线。两旁的商铺初见雏形。

这天下午三点许,初冬的北风有些凛冽,贾环从书院大街返回书院中,刚坐下没一会,就给公孙亮一脸兴奋的拉着去见山长。

由于要和商人打交道,大师兄不大适应。许记酒楼议事厅负责的是柳逸尘、姚纬。

略微平整过的曲水院中,比前些时候看起来要清雅些。正厅中,山长张安博将一封书信递给贾环,“你看看。”

贾环接过一看,却是朝廷钦差,总督办理赈灾、治河、民生等事宜,都察院右都御史齐驰的来信。他明天要来书院拜访山长。

贾环微微蹙眉,沉吟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