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颤抖与通达(第2/2页)

看不过眼,背后骂一骂的人当然是有。江南士风如此。抨击权贵。但,不成气候。

李良吉、丁昂都是讪讪一笑,目送着贾环离开。这一声理解倒是说得他们心中惭愧。接下来,陈家要倒了,他们倒是可以帮贾环呐喊几声。

……

……

正在看贾环离开的,还有呆若木鸡的甄礼。他才刚刚恢复一点精神。码头中热闹、拥挤、有序。但是,在甄礼两米的范围内,却没有一个人和他说话。

甄家的亏空案,终究还是爆发出来。好在,天子对甄家还是讲了情面。要求甄家在三年之内还清拖欠的200万两银子。不像对陈家那样冷酷。

要搞清楚一点,国朝的内务府是隶属于皇室,由天子信任的王爷在管理。江南织造是内务府的派出机构。换句话说,甄家欠的钱,不是欠朝廷国库的,而是欠皇帝的私房钱。

欠皇帝的钱,比欠国库的钱更要命的!皇帝一年的金花银也就一百万两。

所以,这一次雍治皇帝确实是讲了情面的。

但是,甄礼却无法感激。因为,他知道甄家确实拿不出两百万两白银。不要说三年,在丧失权势的情况下,十年都难以拿出来。

这其中存在着一个误会。淮扬巡抚沙胜向朝廷密折汇报了甄家涉及私盐的事情。所以,雍治皇帝找甄家要钱,他懒得再等日后算账。贩运私盐的会没有钱?谁不知道天下最富的就是扬州盐商?

而甄家每年贩运私盐所得数十万两,全部给了太子做用度。根本就拿不出来。此时,贩运私盐的郑家已经给沙胜抄家了。甄家完全不具备贩运私盐的能力。

甄礼落寞的看着贾环被人簇拥着离开,心中有很大的落差。贾环的老师张安博就任南京礼部尚书,成为江南士林的领袖。这对贾环是好事。

而甄家呢?

再想想贾环掐断甄家的希望,他心里微微有些不爽。还有一些难言的嫉妒、后悔的情绪混合。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

……

码头上的人群渐渐的散去。封路的衙役们也离开。外金川门的码头重新恢复货运的功能。

陈高郎、陈子真带着家中的几名仆人站立在官道边。初冬的寒风徐徐。

陈子真的眼泪给风吹得流下来,搀扶着头发散乱的老父,“父亲,我们回去吧!”

陈高郎嘴里懦懦的道:“嗯,回去,就回去。”脚步却怎么都迈不动。回味着他一生的宦海生涯。

他现在知道他为什么没有收到京城来的示警消息。

因为,陈家要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