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群情汹涌(第2/2页)

中午时分,棋盘街“叶开十里香”茶楼二楼,已经授官的三十多名新科进士在聚会,商议一起上书天子之事。

为首的便是今科的状元翁宗道。旁边坐着今科榜眼周慎行。

今年乙卯科取士,共取三百名。其中,一甲和二甲加起来一百名。三甲两百名。前面说过授官的规矩。因而,新科留在京城中的是少数人。基本都是一甲、二甲的进士。

这次聚会来了三十人,占有了三分之一强,可以说是声势浩大。

状元翁宗道,字兆震,时年二十六岁,履历丰富,还曾做过一任教谕,号召道:“诸位同年,天子之意,点贾政为学政是假,意图册封杨妃为贵妃是真。自古以来,未曾有册封兄嫂为贵妃者。吾辈正人君子,如何能忍?是可忍,孰不可忍?翁某不才,愿与诸君相约明天清晨共聚通政司大门,将奏疏上交。”

“同去,同去。”一帮福建士子,立即附和自己的“带头大哥”。

在座的士子都是纷纷赞同。这些刚刚进入官场的进士们,眼中充满了渴望、兴奋、激动。在踏入仕途之后,希望抓住这次机会,表现自我,扬名立万。

当然,这么大的风波,还有人流放在前。风险蕴含着机遇。机遇中包含着凶险。很刺激。而对于大周朝的读书人而言,串联勾结,这是下意识的事情。他们要找一个主心骨。这个带头大哥,不看年龄,不看官品,只看影响力。

状元翁宗道,性情谦和,被时势推到这里。其实,乙卯科,名声最大的,自然是贾探花。但,贾政是贾探花的父亲,很多士子心中,便将他排除。

这时,华亭士子唐道宾道:“在下非是对翁同年不满。此次上书,越是要声势浩大,越是显得我等之意真。我等同年之中,当属贾探花名声最大,可邀他一起来上书。”

翁宗道和贾环不对付。一人福建士子冷笑道:“他肯定不来。没有自己弹劾自己父亲道理。”

周慎行接话,道:“在下愿意去劝一劝他。不为弹劾他父亲,而是上书给天子,请天子改变主意。”

这话说的一众进士们纷纷赞同。当即,计议完毕,又抨击了一会时政,各自散去。

……

……

下午五点,散衙之后,周慎行到四时坊荣国府望月居中,拜访贾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