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4章 相思写尽是相守(第2/2页)

贾环并不拒绝袭人的亲近,点点头,“嗯。我回头问你,林妹妹的起居情况。”

和袭人聊了几句,贾环走进房间中,听到黛玉清声吟道:“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又吟道:“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黛玉在这小雪的傍晚,穿着一袭白底绣酒红花叶的长衫,风姿明媚,如花似玉。声若清箫的吟诗抒情,仿佛一幅美到极致的江南烟雨画卷。而,她便是整个画卷间,最美丽的风景,人儿。

贾环心中涌起温柔的情意,轻声道:“妹妹……”他三年前带黛玉回京,就给她说了,要请天子赐婚。娶她进门。然而,到此时,他还没法兑现。

黛玉见贾环站在门口,禁不住展颜一笑,秋水般的眼眸中,似有千言万语说不尽,眸光潋滟,精致如玉的瓜子脸上露出欢喜的浅笑。然后,贝齿微咬,微微侧过身去。

美人薄怒娇嗔!

以黛玉绝世之风姿,流露出这样的小女儿神情,动人至极。难以用言语去描摹此刻的风情。

正所谓,惊觉相思不露,原来只因已入骨。

贾环走上前,将黛玉拥在怀中,闻着她的清香,“累妹妹久候,是环之错。”

黛玉微微偏头,回头看着贾环,嫣然一笑,清声道:“环哥……你应该在前面加一个小生。”略有些促狭。贾环来晚的原因,她自是一清二楚。

小生环?这画风会尽毁的啊,林妹妹!贾环莞尔一笑,看看书桌上的牡丹亭,低头一吻。

两人心中对彼此的情感突然被勾动起来。贾环被关在天牢里二十多天。黛玉无时无刻都在担心。而贾环对黛玉,爱慕,宠溺,歉然,混合的情绪涌动。

两人都有些动情。黛玉的眼眸里娇艳的如同要滴水一般,妩媚如花。依偎在贾环怀中。贾环爱抚林妹妹。他知道,他现在想对林妹妹怎么样都可以。

但,他还没有兑现诺言!

耳鬓厮磨,贾环道:“妹妹,再给我一些时间。若无法说动天子赐婚,我请方先生给我们主持婚礼。”

方宗师,代表着士林的话语权。他不希望,黛玉在日后承受任何舆论的压力。若是,求不到雍治天子的赐婚,退而求其次吧。不能要林妹妹这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在幽闺自怜。

黛玉清声道:“环哥,我听你的。”

贾环点点头。未来,他蛰居在京城这段几年,首要目标绝不是,为解决“银贵谷贱”的问题而奔波、努力。而是,要解决他和黛玉的婚事。

大公无私,固然伟大。但,他更愿意,先做好自己的事啊!

和黛玉说着这些天的情形,尽诉衷肠,贾环道:“妹妹,方才听你吟诵我写给诗诗的那首词。想来,我还未给妹妹写过一次诗。”

黛玉仰头,秋水般的明眸,眸光如水,嘴角勾勒出一抹轻轻的微笑,带着少女的妩媚,娇艳,道:“环哥,你认真的吗?”传世之作,哪里那么好写?

贾环笑一笑,站在书桌后,单手搂着黛玉的细腰,从笔架上选了一只毛笔,在白纸上落笔:

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

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

这首《绮怀》是黄景仁写给他表妹的。年轻时,他和表妹两情相悦。然而,故事却仅有一个温馨的开始和无言的结局。

算起来,黛玉亦是他的表妹。但,贾环绝不会允许出现“山盟虽在,锦书难托”的结局。

相思写尽是相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