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要修改孔孟之道(第2/2页)

那为什么他的徒子徒孙,反对皇帝出宫迅游呢?

完全没有道理啊!

他们是背叛了祖师爷啊!

赵祯仿佛发现了宝藏,开心大笑,“对,就是去摘葡萄,等明年的时候,父皇陪着你去怎么样?”

“好啊!”

小太子笑得十分开心。

赵祯仿佛找到了一个宝藏,他不断询问儿子的看法,结果小太子往往语出惊人,彻底颠覆了赵祯的很多既有想法。

也难怪龙昌期会愤怒,甚至责罚太子,这些话乍听之下,的确离经叛道,诽谤圣贤,可再仔细想想,也未必没有道理。

小孩子的眼里,干净而纯洁,没有乱七八糟的念头,更没有既有的定见,往往出人意表,赵祯很享受这种感觉。

转过天,赵祯把王宁安叫了过来。

不无兴奋,把自己的发现告诉王宁安,王宁安也把狗牙儿对郭巨故事的反应,告诉了赵祯,两个父亲居然交流起育儿经了。

谈了好半天,王宁安才若有所思道:“陛下,臣觉得自从汉唐以来,儒家都有一个趋势,就是努力让所有人都变成一样,都按照所谓的圣人之道去做,千人一面,万众一心,对待孩子尤其如此,不准他们有别的想法,一切都要在儒家的经典之内打转儿。”

赵祯点头,却又疑问道:“王卿,这样有什么不好?如果声音太多了,天下会乱的。”

“陛下说的是,我中华千年以来,疆域辽阔,物阜民丰国运绵长,冠绝其他各国,固然值得骄傲。但是过犹不及,一旦所有人的想法都一致了,那么遇到困难,就没有人能拿得出办法了。”

这话有趣,赵祯陷入了思索,可不是吗!

在任用王宁安之前,不论是对付西夏,还是辽国,无论是国库空虚,还是武备松弛……满朝的大臣,能拿出的办法有限,作为也十分寻常,根本解决不了核心问题,只能看着国势一天天沉沦。

可任用了王宁安,他从来不安常理出牌,所作所为,出人意表,但却是成效斐然,业绩摆在哪里,谁也不能否认。

为何天下只能出一个王宁安?难道别人的才华都不如他吗?

“看起来问题出在教化上面,只是千百年传承,哪怕朝代兴衰交替,孔孟之道也是万古不变啊!”赵祯哀叹道。

王宁安道:“陛下,臣以为孔孟之道不可废,当却可以改!”

“哦,那要怎么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