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第2/3页)

赵佶这么遐思了一会儿,心情很舒朗。他的目光又落到刚写就的艳诗上,由这艳诗想到雪儿,又由雪儿想到了蔡京。赵佶便想何不乘此闲暇,去找蔡京论论书画之道。蔡京在书法艺术上的悟性和造诣颇得赵佶赞赏,被赵佶视为在这一领域难得的高层次知音。每次与之评笔品墨,赵佶均觉大受启迪。这对赵佶来说,是一种妙不可言的精神享受。

于是赵佶传令贴身太监张迪安排了车辇,便赴蔡府而去。

赵佶驾临蔡京府邸,一年之内这已经是第三次。除了蔡京之外,本朝尚未有其他任何一位大员享受过如此殊荣。由此可以看出当时赵佶与蔡京私交之厚。

张迪委派一个小黄门先行一步通告蔡府。蔡京闻得皇上驾到,火速整衣戴冠,带着亲随家丁一大帮人殷勤出迎。在府门前行过君臣大礼,蔡京躬着老迈的身躯,将赵佶延进府第,奉入正堂。早有那些训练有素的丫鬟,脚步轻盈地端上了饮品。

蔡京毕恭毕敬地叨陪赵佶落座。刚与赵佶寒暄了几句身体安好、天气凉热之类不关痛痒的话,便见有一名府中的护卫总管在厅堂门口探头探脑。蔡京面色一沉喝道,你这厮如何这般无状,没看见皇上在此吗?

那护卫总管慌忙在门槛边跪倒,向着赵佶叩拜。

蔡京就叱呵他退下,有什么事待会儿再说不迟。

赵佶倒是很随和地摆了摆手,说朕到此不过是随便串串门,不必拘礼。你们有事但说不妨。

那护卫总管乃谢恩起身,向赵佶和蔡京禀报说,方才松石巷那边出了件谋杀案,有刺客刺杀了寓居京城的潘世成。

原来这蔡京老贼,四路八方的耳目极众。各州路府县发生了何等要事,不出数日皆可传至府中。在汴京城里发生的大事,传到蔡京耳朵里往往不会超过一个时辰,比朝廷情报系统的灵敏程度要高得多。

赵佶没听说过潘世成是何许人也。但是蔡京知道此人。非但知道,还应当算是比较熟悉。其实蔡京并没有见过潘世成,但潘世成派人进京陆续献与他的东西,他是统统收到了的,由此便记住了潘世成这个名字。

蔡京乃花石古玩界的里手行家,通过潘世成孝敬给他的礼物,他看出了此人是这方面的一个奇才。再通过线人进一步了解了潘世成的家族背景,及其在承办花石纲活动中的表现,蔡京认为这是个可为己所用之人,有心予以提携。

潘世成趋京避祸,向蔡京施以厚礼请求运动官职,蔡京暂时没有召见他,倒不是嫌潘世成礼物分量不够,而是另有他的考虑。一来蔡京要先端一端架子,消磨消磨这土豪的霸气,以便日后使用起来更为驯服。二来也是正在琢磨一个适当的职位,让潘世成的特长得到充分发挥,以便今后为蔡府做出更大的贡献。这一两日他已经筹划好了,正欲召潘世成来面谈一下,没想到就出了事。

刺客是什么人,蔡京在听到这个消息的同时,就在心里揣度了个八九成。楚怀中的名字他有过耳闻,知道那是个脾气耿直有点能耐但不太识相的家伙。楚怀中被潘世成指使家丁打死的消息传来后,蔡京既觉得潘世成做得未免过分,又认为其情有可原。区区一个县尉,竟敢明目张胆地与为皇上承办花石纲的人作对,岂不是自己找死吗?蔡京本来以为,凭潘世成在当地的势力,抹平此事不在话下。直到潘世成来京避祸求官,他才知道潘世成惹下的这个麻烦,远没那么容易了结。

潘世成这等恶霸竟会被逼得背井离乡,这倒有些稀奇。蔡京命人全面察访过楚怀中的背景和交往,了解到楚怀中虽有些四面八方的亲友,但有胆量和能力挺身而出为其报仇雪恨者,难得数出一二。能够如此执着地跟踪潘世成至汴京,并终于伺机取了潘世成性命的,看来只能是楚怀中的女儿楚红。楚红虽为年轻女流,却秉性刚烈,武艺超群,这也是蔡京早已听闻过的。

蔡京暗暗思忖,潘世成到底是村野匹夫,若换了自己,既已与楚家结了人命冤仇,索性就一不做二不休地斩草除根,岂会遗留下如此后患。

这潘世成是谁呀,看来蔡相是认识此人的了?

脑子里正琢磨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的蔡京听到赵佶问话,忙定了定神,先挥手让护卫总管退下,然后向赵佶拱手答道,潘世成乃是平湖县一名乡绅,因替朝廷置办花石纲,得罪了乡间的不法刁民,横遭迫害追杀,在当地无法容身,无奈来京避难,不意仍为歹徒戕害。

荒唐透顶。赵佶听了,生气地拍了一下紫檀木座椅的扶手。太平世界,朗朗乾坤,岂容不法之徒如此嚣张。封了城门与朕严查,务必将凶犯拿获。

是是,老臣遵旨。老臣即刻去布置拿贼事宜,请皇上在此稍候片刻。蔡京用眼色示意左右小妾们好生侍候着赵佶,自己忙躬身步出厅堂。

缉凶捕盗一类的事本不由蔡京执管,但有了赵佶的最高指示,由蔡京来发号施令就顺理成章了。蔡京很乐意这样拉大旗作虎皮染指各界,以显示自己权力无边。

蔡京走到厅廊前,唤来两名心腹家将,命他们分头去殿帅府及开封府衙传达他的示令,立即在内外城各门戒严增岗,查捕在松石巷作案的刺客,凡有可疑者一律先拿下再甄别。同时派禁军配合开封府捕快,全面盘查城内各旅舍客栈住宿人员。盘查对象为操江淮一带口音,身藏暗镖利器的青年女子。十八岁上下的青年男子也要仔细审查,谨防凶犯女扮男装蒙混过关。

之所以做出这个判断,是因为蔡京考虑到,楚红千里追踪,孤身行动,以其女儿身抛头露面很不方便,极有可能扮作男人。能够心思缜密、见微知著若此,可见这老贼头脑确有过人之处。

尽管这抓捕令下达得细致周密,对于在汴京城里搜到楚红,蔡京并没抱很大指望。如果楚红行刺完毕即迅速离京,此刻再传令封城已经为时过晚。蔡京明知这种可能性很大,仍一丝不苟且大张旗鼓地布置搜捕,首先就是要做出一个对皇上的旨意不折不扣坚决执行的姿态。这是个对皇上忠不忠的大问题,比抓获凶犯本身更为重要,容不得有丝毫含糊敷衍。

其次,近来朝廷上下对他和童贯等人大办花石纲扩建延福宫、修筑万岁山等劳民伤财之举,责议颇众。他正好利用这个抓捕刺客的机会,制造一种强硬空气,压一压那些妄议口舌。

至于楚红,能在城里抓住更好,让她溜了也没关系。只要她没遁入深山老林去做洞穴野人,抓住她是迟早的事。凭着蔡京对楚怀中背景情况的掌握,对于楚红可能去投奔的窝点,他心里基本有数。将来万一没抓到,可以另外弄个倒霉鬼顶缸结案。蔡京知道,赵佶一时的恼怒过去,对这件事很快便会丢诸脑后,根本不会再去过问深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