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第2/4页)

进了前厅,气氛果然不对。只见那贾氏居中坐着,李固坐于其侧,另一侧还坐了李固手下的两个管事。几个人均神情严肃,面色阴沉,看到燕青走进来,也无人开口招呼。燕青满腹狐疑地向贾氏拱手唱了个喏,问道,闻主母唤小乙过来,不知所为何事?

贾氏也不看他,慢条斯理地呷着茶水说道,燕青,你自己做下的事,还装什么蒜呢?燕青听这话说得森冷,一面在心里迅速检点着自己的所作所为,一面恭谨地道,小乙不知在哪件事上出了差池,请主母明示。贾氏依旧慢吞吞地道,李都管随主公外出期间,府上的账目皆交与你掌管,你是如何掌管的?

燕青见问的是这事,却是心里有底,毫不含糊地回答,小乙经手的账目,无论进出巨细,全都记得清爽明白,不曾有一毫差错。主母若不放心,可将账本拿来验对。

贾氏将茶盏向几案上重重地一放,声色俱厉地叫道,我正是验对了账簿,才发现了你这厮在里面做的手脚。燕青听这话说得不是路,遂也提高了嗓门,正色言道,主母此话却说得奇怪,小乙听不懂。贾氏拍案道,你这厮还给我装糊涂。我懒得与你废话,李都管你与这厮理论。

李固点头应着,从旁拿过几本账簿向燕青脚下一掷,冷冷地道,燕青,这些账簿上面都有涂改过的痕迹,而且至少有几千两银子的进出数目验对不上,你做何解释?燕青捡起那几本账簿看了看,从容地对李固道,李哥,你怕是搞错了,这不是我经手的账簿。再者说,府上所有的往来款项,均须经账房核查入账,非是都管一人可在账外随意支拨调用,这个规矩你李都管应当很清楚。我燕青署理都管事务时,是严格按照这个规矩来做的。关于这一点,在座的两位管事可以做证。

李固就斜了一眼那边的两个管事道,你们可以做证吗?可以证明燕青没有在账簿上做手脚吗?那两个管事早已是被李固软硬兼施地拉拢买通了的,当下都低了头,怯怯地答道,这个证人我等委实不敢做的。皆因主公与李都管走后,府上的所有财务均由燕青亲自主管,旁人一概过问不得。

李固与贾氏对视了一眼,嘴角浮着一丝嘲弄的笑痕,对燕青道,燕青,燕小乙,你还有何话说?事情是明摆着的,是你利用职权,私自侵吞了府上大宗款项,却又涂改了账簿欲盖弥彰。可惜呀,若要人不知,除非己未为,狐狸的尾巴总有一天是要露出来的。现在证据俱在,你抵赖得掉吗?

事态至此,燕青业已完全明白了贾李二人串通账房栽赃陷害自己的险恶用心。一股冷气从他脊背上嗖嗖地蔓延开来。

燕青不是害怕,而是震惊。他万万不曾想到,自己以宽容仁厚之心对待他们,顾全大局与人为善地未将他们的丑行公之于众,他们却以这等卑鄙下作的伎俩来报复自己。

燕青心里没鬼,自然无所畏惧。那两个管事不过是两条受人利用的癞皮狗,燕青不屑与他们计较。他蔑视地横扫了他们一眼,将目光停在李固的脸上,挺直了腰杆冷笑道,李都管说得不错,若要人不知,除非己未为。你我做了些什么事,彼此肚子里都清楚,要说个分明却也不难。至于账目上的事,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既然李都管言称是在燕青手上出的纰漏,燕青可以负责追查,必要追根寻源,查他个水落石出,看看这鬼到底是出在了哪里。

贾氏深知燕青不是等闲之辈,心想如果不能速战速决,让燕青据理而辩,站稳了阵脚,自己和李固将很快便陷于被动,遂赶紧声色俱厉地截断燕青的话头,喝道,这账目还等着你去查吗?我与李都管早已查得一清二楚。你犯下的这等侵盗主人家资之罪,若是告了官,少不得要判你堂棍五十、戴枷发配,教你受用那吃不尽的苦头。姑念你在府里侍奉多年,我便将此事民不举官不究地放过去算了。但府里却断难容你再待下去。你现在便可收拾行李,自去另讨生活罢了。

燕青将炯炯目光移向贾氏,昂然答曰,这件事主母怕是做不得主。小乙乃主公义子,若要驱赶小乙出门,须待主公回府定夺方可。贾氏见燕青态度如此强硬,心里不禁发毛。为了压下燕青的气焰,她顾不得许多,脱口叫道,你休再提你那主公。你那主公做下了大逆不道之事,怕是回不来了。便是回来,也做不得主了。

燕青岂容她如此污损卢俊义,怒目相向地叫道,小乙请主母自重,莫要信口胡言,否则可莫怪我燕青无礼了。

李固原是与贾氏商议,密告卢俊义谋反之事暂不声张,免得打草惊蛇。但从目下的情势看,不掷出这个撒手锏,显然是难以制服燕青。既然贾氏已将话说出了口,李固索性就厉色地帮腔道,燕青你竖起耳朵来听好,卢俊义那厮已在外投了梁山贼寇,我与主母不得不大义灭亲。卢俊义那厮回府之日,便是他被缉拿归案之时。你不提卢俊义便罢,若再提时,我们可即刻拿你做个从犯送了衙门里去。识时务者为俊杰,我劝你还是快点去收拾行李,速速滚蛋为是。

燕青听了这话,方悟这一对狗男女想要陷害的不仅是他燕青,更主要的乃是卢俊义。一时间燕青不禁血液奔涌,须发皆立,恨不得马上扑上去将这两个畜生掐死。

但是他还是竭力用理智压下了这股怒不可遏的冲动。

若论动武,十个李固也抵不住燕青的一只拳头。然而动武之后,局面当如何收拾?听李固这贼人的口气,他们必是已经与官府串通好了。倘若他们捏弄个罪名,将自己先拿进了官衙,又当如何?燕青并非怕去吃官司,但此时自己若是吃了官司身陷牢狱,卢俊义返回大名府时有谁能去通风报信,令其防备卑鄙小人设下的歹毒陷阱呢?

顾虑及此,燕青不得不强迫自己压抑下满腔的怒火,愤然扫视了一下贾氏和李固道,这么说,我燕青倒是要感谢你们的宽宏大量、仁慈心肠才是了?也罢,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我燕青堂堂七尺汉子,走到哪里也挣得到一口饭吃。我只留一言,请二位记好,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天网恢恢,迟早要报。二位好自为之吧,我们后会有期了。说罢,燕青回转身躯,昂首走出厅堂,到自己的住房收拾了行李,离府而去。

贾氏、李固悬在心头的一口气这才松将下来,弹冠相庆道,真乃是两军相逢勇者胜。方才如果稍有软弱,鹿死谁手未可知也。

因密告官府缉拿卢俊义之事已然说出,贾氏、李固便召集全府上下人等,公开宣布了此事,并且严令,任何人不得走漏风声,否则一律按随卢俊义谋反论处。府里众人闻听这事,个个心惊胆战,皆思量着怎么保全自身,谁敢言半个不字,俱唯唯遵命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