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秦起始篇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3)(第2/2页)

范雎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本来是魏国大夫须贾的帮闲门客,小日子过得很悠闲。一次偶然的机会随须贾出使齐国,齐王感觉到范雎是个人才,就想通过高薪聘请,挖须贾的墙角。可当时的范雎是个不折不扣的实诚人,他抵挡住了高薪的诱惑,并主动向丞相须贾讲清了访齐的有关情况。

范雎拒绝了齐王的高薪聘请,得到了齐王的敬佩,却遭到了须贾的妒忌,这也可以理解,范雎作为一个布衣出身的家臣,居然受到了比身为大夫、受命为使的须贾更高的礼遇,让须贾觉得很没有面子,须贾决定除掉范雎。范雎得到了齐王对自己的赏识,却无端招来了祸端,这件事彻底改变了他的性格和人生观。

战国时期,国家的各级官职都被官二代们占据着,这些公子哥不学无术,除了祸国殃民找不出他们其他的能耐。了解了这些,范雎对魏齐颠倒是非的行为不再感到好笑,他决定通过其他途径扭转这种对自己不利的局面。

魏国丞相由于须贾的诽谤对于范雎对国家的深厚感情不但没有表扬,反而表现出了极大的愤慨,他通过各种手段,找到了范雎的三大莫须有罪状:一、收受贿赂。范雎虽然已经上缴国库。二、私通外国。范雎虽然已经断然拒绝。三、以下犯上。范雎实在不知所以。

范雎因受到须贾诬陷被丞相投入大牢,在牢中范雎成功贿赂了看守才得以逃跑,被逼无奈离国出走后的范雎仔细分析了形势,感到齐国和魏国都混不下去了,可离开后去哪儿能发展呢?纵观天下,唯有秦国最强,范雎决定到秦国去碰碰运气。

或许是上天垂怜范雎,正在他走投无路之时恰巧秦国大臣王稽来魏国访问,顺便根据秦王的安排在魏国寻找可用之才,带回国为秦所用。范雎一个叫郑安平的哥们比较仗义,他听到这个消息后就秘密向王稽推荐了范雎。和王稽见面后范雎展开自己的优势一顿推销,最终通过了王稽的面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