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秦皇起始篇我的未来不是梦(2)(第4/4页)

超级倒霉蛋赵国的领导庞煖正在中军大帐鼾声大作,猛地听到自己身边杀声大作,起初还以为是自己在做梦,等到手下小弟惊慌失措前来报告,才明白是遭人暗算。庞煖手忙脚乱地集合部队,很快赵军和秦军胶着在一块展开了肉搏,苦苦坚持的赵军直到黎明前,才在燕、魏、韩的支援下击退秦军的进攻。

面对秦军突袭,燕、魏、韩、赵四国协同作战,才打退了秦军的进攻,虽然他们很奇怪没看到楚军的影子,但战后,四国的将领仍按照组织原则找总司令春申君,汇报昨晚的工作情况,却发现楚国人早不翼而飞。联系到秦军能穿过楚营直接攻击赵营,才明白楚军已经临阵脱逃,春申君的行为,遭到了四国的鄙视。

轰轰烈烈的五国联军受到总司令春申君逃跑的影响,士气低落。联军深入秦国腹地,后勤补给困难,再加上秦军战神蒙骜很快回援,为了防止被秦军的救援部队围困,联军经过合议决定正式散伙,各回各国。至此,他们彻底失去了合纵攻秦的最后机会。

楚国春申君组织了五国联军攻打秦国,虽然五国联军直接打到了咸阳附近,但由于联军从上到下很难达到统一协调,再加上春申君的背信弃义,结果可想而知,联军到达蕞邑(今陕西临潼北)时,秦军率全家老小奋勇冲杀,全国上下人人皆兵,联军全线崩溃!

背弃盟约独自回国的春申君日子也不好过,自从收到了他亲自组织的五国联军大败的消息,了解到因为他胆小自私自己错过了围歼秦军的最好机会,知道自己一世英名算是彻底毁掉了。他每日借酒消愁,以泪洗面,包括楚国在内的人们都对他这种不齿行为指责谩骂,他在众人指责声中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公元前247年,战败的联军从此一蹶不振,合纵抗秦的故事再未上演。而此时经过休整的秦国不动声色、休养生息。嬴政亲政后,整合六国的决策再次被李斯提上日程,多年钻研各项技术方案的李斯,凭借着自己的经验及对六国性格的研究,提出由近及远,集中力量,各个击破的战略思想。

历史学家研究表明,战国时代中的一百多年时间里,列国在不同的目的之下,曾经5次联合攻秦,但秦国每次都成功挺过去。最后这次,灭亡秦国成功率最高,却又因为楚国的背信弃义未能成功,还给各国之间造成了巨大的信任危机。

五国联军攻秦失败,楚国由于背信弃义面子丢尽,然而楚考烈王还是小高兴了一把,毕竟这次春申君名声尽毁,再也没有实力和自己抗衡了。不过楚考烈王还是找到春申君狠狠地尅了一顿,怒斥春申君本身窝囊菜一个却硬装大尾巴狼,结果让楚国在各国面前丢人现眼,春申君也只能暗自落泪,无法狡辩。

其实在战国后期,真正的窝囊菜就是楚考烈王领导下的楚国,虽然楚国地盘比较大,但外强中干,早已经完全失去国际上的话语权,受人欺负也只能忍气吞声。楚考烈王虽然能耐有限却是个有梦想的人,在他心目中,当年那个“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的楚庄王就是自己努力的榜样。

在楚国历代楚王中,楚庄王是个传奇的人物,他成功带领楚国崛起的经典案例,成了楚王培养班的必修课目。作为楚国永远的精神领袖,从他身上人们认识到做事只要隐忍不发装孙子,最后必定成功。这种理论严重脱离实际的想法,成为了楚考烈王的座右铭,因此面对秦国的咄咄逼人,他都无语无视。

楚考烈王为了在不引起秦国的警觉的情况下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十几年如一日把装孙子进行到底,忍气吞声与秦国共舞,可胆小自私的春申君一手导演的这场攻秦闹剧,把楚考烈王精心策划的一切都毁了,现在楚考烈王面临的不是国家什么时候能吐气扬眉,而是如何应对秦国随时可能到来的报复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