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五章 二顾茅庐……(第2/3页)

只见诸葛亮徐步走向徐庶,面上乃有几分思索之色,待得瞬息之后,他抬眼摇头说道,“管中窥豹,时见一斑……虽说我在许都见过此人,然而却不曾细处,如此无法断定其为人,如是此人亦诸如袁本初一般,乃沽名钓誉之徒,我当不予理会!”

“嘿!”徐庶感觉有些好笑,哂笑问道,“你欲如何?”

“唔……”诸葛亮细细一想,皱眉说道,“此人乃言,三日后再来拜访,如此……这般这般!”

“啊?”徐庶听罢,有些愕然,迟疑说道,“如此岂不是有些不近人情?”

瞥了一眼徐庶,诸葛亮淡淡说道,“此人倘若能过我心中考验,我自当终我一生,助他成就大事!”

徐庶皱眉一想,摇头叹道,“我观此人乃心实之人,孔明莫要折辱太甚,欺君子,我等乃心中有愧!”

“元直且安心,亮自有分寸!”

于是乎,在诸葛亮的‘避而不见’下,刘备黯然而归。

越三日,刘备应诺再访诸葛亮之住所。

然而这次他却有些麻烦了……

刚刚来至山脚下,刘备就愕然发现头顶的天色大变,片刻之际便下起倾盆大雨。

左右一望,刘备乃在路边寻了一处躲雨之所,欲等大雨过后,再行上山拜会诸葛亮。

然而极为蹊跷的是,大雨一连下了一个时辰有余,亦不见它稍有停歇。

眼看着约定的时辰越来越近,刘备一咬牙,竟冒着此倾盆大雨上山。

三日前感觉甚宽的山道如今在刘备眼中,却是极为狭窄,又兼暴雨,山道泥泞不堪,极为难行,稍有不甚便有失足滑落之险。

不过刘备还是硬生生登上半山腰,来到了诸葛亮的住所,只是观其如今仪态,却是有些可笑了。

浑身湿漉、沾染污泥、污秽不堪,头上的发束亦被暴雨打散,披散着头发一幅落魄之相,然而就算如此,刘备眼中的神色亦是未变丝毫。

说来也蹊跷,就当刘备望见那处草庐的一刻,大雨却是停了,骄阳复出,最为诡异的是,此刻转身望向身后,那山道还是如同三日前那般宽阔,而山道之上,亦无半点被雨水打湿的痕迹……

好似根本就不曾有过方才的暴雨一般……

刘备一脸愕然,摸了摸身上的衣衫,随即暗暗松了口气。

若不是他全身还湿着,刘备真有些怀疑自己是不是白日见鬼了……

而此刻,正是刘备与那‘童子’相约的时辰!

及至草庐之前,刘备深深吸了口气,整理了一下全身装束,随即上前叩门,然而叫他无比愕然的是,此次来开门的,还是三日前的那位童子。

“……”极为错愕地张张嘴,刘备心中有个不好的预感,硬着头皮问道,“敢问小兄弟,你家公子可曾回来?”

“恩!”那童子点点头。

回来了?!刘备心中大喜,急忙抱拳说道,“如此,且还劳烦小兄弟代我引荐一番……”

“可是又出去了……”然而还没等刘备说完,那童子甚为无辜地说了一句。

“这……”刘备的笑意顿时僵在脸上,愣了半响期期问道,“小兄弟可有替我代为知会你家公子?”

“恩,我说了,”那童子死命地点头,随即皱着小脸说道,“公子本是欲留下等你前来,不想公子至交好友前来,硬是拉着公子前去喝酒,公子抵挡不住,就被拉走了……”

“……原来如此,”刘备点点头喃喃说了一句,却是看不清他如今面色如何,片刻之后,他抬起头来,面色如初,抱拳说道,“不想今日如此凑巧,也罢,既然如此,我且先回去,却不知你家公子何日归来?”

只见那童子面上有几许差异,稍稍一愣神,急忙低头说道,“想来……想来不会太久,一两日便可归来……亦或许数月,难以定夺……”

“这般……如此也罢!”刘备摇摇头叹了口气,抱拳说道,“既然如此,刘某暂且归去,日后再来拜会!”说着,他对那童子微微一笑,转身离去。

连续两次不果,刘备颇有些心灰意冷。

“……”望着刘备离去的背影乃远,那童子身形一变,恢复其本来面目,然而还未曾说话,却听屋内有一人叹息道。

“孔明,此举实是不妥!”说着,徐庶缓缓从屋内步出,望着诸葛亮皱眉说道,“如此,可算过了你的考验?”

“应期而至,谓之守时,乃信也;冒雨上山,谓之心诚,乃挚也;得闻此行亦是空,却是不怒,乃厚也;可惜……”

“可惜什么?”徐庶哂笑道,“可惜他此刻不曾说‘三日后再来’?”

诸葛亮闻言一笑,随即点头说道,“临门一步,何以难矣!若是此人再约三日后,那么三日之后,亮自当煮茶相候,可惜……可惜!”

“嘿!”徐庶摇头一笑,略带嘲讽说道,“如你这般对待,天下乃有几人会不厌其烦,三番两次过来寻你?”

“也是,”诸葛亮自嘲一笑,摇头叹道,“或许是不得时机所致吧……”

“嘿,嘿,”徐庶挥挥手,哂笑说道,“你莫要说什么‘天机、时机’的来糊弄我,此次乃是你无礼在先,岂能怪刘玄德望步退却?这下好,你口中的明主知难而退了,这该如何是好?”

面对着好友的调笑,诸葛亮丝毫不以为忤,点点头凝声说道,“他会来的!”

“又是天象所显?”徐庶古怪一笑,摇摇头指着诸葛亮说道,“我若是你呀,待得三五日过后,便去一趟刘玄德处,以表歉意,一来可消除他心中不满,二来嘛……”

“这倒不必!”还没等徐庶说完,诸葛亮便一口打断了他的话,口中淡淡说道,“若是如此容人之量也无,绝非我心中明主!”

“你……”徐庶偷偷望了一眼诸葛亮的神色,见他表情不似作伪,遂面色迟疑说道,“孔明,平心而论,若是此人三日后复来,你当如何?”

“……”望着徐庶,诸葛亮玩味一笑,摇头哂笑道,“元直可莫要多事,此乃我欲考验于他,今日是今日,三日后是三日后,岂能同日而语?”

“你还欲做什么?”徐庶眉头微皱,犹豫说道,“孔明,欺君子,实乃不义之举,既然此人诚心前来相请,为何你屡屡为难?此事可一不可再,莫要太过了!”

“就是因为此人诚心来请,我方才如此……”得闻徐庶之言,诸葛亮摇摇头,轻声叹道,“损他一时,助他一世,我诸葛孔明自思心中无愧!”

“你还欲考验他一次?”徐庶狐疑问道。

闻言,诸葛亮似笑非笑地望着徐庶,哂笑说道,“怎得?莫非元直已被此人打动?”

“自是如此!”徐庶嘿嘿一笑,面色古怪说道,“我观此人,便是孔明你口中之明主,若是孔明不去,庶可就捷足先登、先行一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