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九章 江哲的优势!(一)(第2/4页)

是故,江哲用虎豹骑为前部,留陷阵营于许都。

建安四年五月初,江哲率军赶往荆州,途中派人去宛城传信,却得报说大将曹仁率军二十万已往荆州而去,皱皱眉,江哲当即便下令急行。

建安四年五月六日,江哲三万兵马人不卸甲、马不停蹄,于两日内赶至鹊尾坡,惊闻曹军连连挫败于新野城前,心中惊怒,当即入了曹营,喝来众将询问。

既然江哲到了此地,三军上下自然由江哲统之,坐在帐内主位,江哲瞥了一眼帐下众将,重声喝道,“既然连接战败,为何不发战报至许都?”

帐下众将耷拉着脑袋,一声不吭,监军荀攸拱手说道,“守义,可容在下说句?”

眼神盯着满头大汗不止的夏侯惇半响,江哲抬手微笑说道,“公达请讲!”

不愧是守义啊……

望了一言战战兢兢的众将,荀攸摇摇头暗笑一声,随即拱手正色说道,“在下以为,这几仗战败,非众位将军过失,乃新野城内、刘备帐下有高人相助!”

“此话怎讲?”见荀攸为众将求情,江哲有些诧异。

“夏侯将军……”荀攸笑眯眯地望着夏侯惇。

夏侯惇意会,讪讪望了江哲一眼,抱拳沉声说道,“禀司徒,那日遵监军之令,大军分为两队,由末将先取新野,曹仁在此休养,待得末将攻克新野,再由曹仁复取下一城……”

“步步为营之策啊……”江哲望了一眼荀攸,见他点点头,复转首对夏侯惇说道,“元让,将事情经过,一五一十道来,休要隐瞒!”

“诺!”见江哲唤自己表字,夏侯惇暗暗松了口气,抱拳沉声道,“那日末将率十万兵马取新野……”

这该死的新野!那该死的刘备!

可恶!

“将军?”副将韩浩望着骂骂咧咧的夏侯惇,劝慰说道,“上次乃天助刘备,侥幸也!今日我等率大军至,刘备必然败亡!”

“哼!”夏侯惇哼了哼,怒声喝道,“我要踏平新野,生擒那刘备小儿,方可泄我心中之恨!”说罢,他转身望了眼韩浩,皱眉道,“元嗣,你肩上伤势不碍事吧?”

“多谢将军挂念,”韩浩动了动右臂,笑着说道,“皮外伤,不碍事的!”

“唔!”歉意地望了他一眼,夏侯惇想起那阵大雾就心头火气。

要不是那阵大雾,麾下弟兄岂会……等等!

不过话说回来,那大雾实在是太过蹊跷,莫非真如史涣所言,乃妖术所致?

“怎么可能!”夏侯惇摇摇头,自嘲一笑,还未等他笑罢,却见前部曹兵停止前进,顿时喝道,“为何不前?”

这时,前方快马奔来一骑,抱拳禀告道,“将军,前方山坳发现刘备军踪迹!”

“哦?”夏侯惇眼神一凛,恶狠狠说道,“还等什么,杀过去!”

“这……”那名斥候犹豫一下,恭敬说道,“李典将军言,那支兵马有些诡异……”

“诡异?”夏侯惇愣了愣,当即喝道,“待我前去看看!”

说罢下令后军原地待命,夏侯惇带了韩浩并数十骑,赶到队前,见前部大将李典凝神望着不远处山坳,疑惑问道,“曼成,为何下令前军停止不前?”

李典闻言转头一望,见是夏侯惇,遂抬手指着一处说道,“元让且看!”

夏侯惇定睛一望,见不远处山坳上,刘备军分立两旁,一军掌红旗、一军掌青旗,摇红旗则青旗不动,摇青旗则红旗不动,令人匪夷所思。

夏侯惇当下便望了望四周,却不曾发现有何利于埋伏之处,哂笑道,“刘备小儿耍得什么伎俩?”

李典环抱双手,皱眉说道,“或许有诈!”

“即便有诈,刘备区区数千人马,何足为惧?”夏侯惇冷笑一声,下令大军攻杀,而前军方才上前几步,山坳处刘备兵马红、青旗帜一并摇动、齐声呐喊,韩浩一见,急忙劝道,“将军,小心为上!”

夏侯惇静静望着那两支兵马,心下暗暗称奇,当即便下令全军后撤一两里,静观其变。

既然立下了军令状,夏侯惇自是异常谨慎,唯恐再败,然而足足等了两个时辰,刘备军该摇旗的摇旗,该呐喊的呐喊,却是丝毫不变。

狐疑地望着四周,夏侯惇忽然望见麾下将士脸上倦色,心中顿时明悟,大怒道,“此乃刘备无中生有之计,意在怠我大军锐气也!”说罢,便当即下令大军攻杀。

见曹军大举上前,那两支刘备军早就不知逃往何处去了。

李典、韩浩羞愧难当,低头默然不语。

“该死的刘备小儿!”夏侯惇怒骂一句。

被阻了两个时辰,夏侯惇引军再经博望坡时,正是夕阳西下之时,天色渐渐昏暗,乌云密布。

这时,夏侯惇却有望见了两只摇青旗、红旗的刘备兵马,想起方才之事,心中大怒,当即便下令大军攻杀。

刘备军急忙后撤,夏侯惇心怒不已,下令全军追击。

而这时,韩浩眼尖,望见斜角杀来一路兵马,当即喊道,“将军,有伏兵!”

“伏兵?”夏侯惇定睛一望,果然见到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率军从旁杀来,将曹军拦腰截断。

“嘿,还真是好计策啊!”夏侯惇咬牙冷笑一声,当即喝道,“传我令,前军向后杀,后军向先杀,擒杀刘备者,官升三级,赏百金,不论生死!”

纵横青、并两州的大将夏侯惇当机立断,下达指令。

虽曹军锐气已泄,然十万之众却不是刘备区区些许兵马可挡,不到半柱香工夫,刘备便下令撤退,夏侯惇紧追不舍,追至博望坡。

博望之左有山,名曰豫山;右有林,名曰安林,正值天色已晚,浓云密布,又无月色,夏侯惇只顾催军赶杀,赶到窄狭处,见两边都是芦苇,猝然一惊,心中暗道不妙,急忙下令撤军,而这时,山道火起,随着夜风,越燃越旺,刘备众军一道杀出,将夏侯惇杀得大败。

幸好此时夏侯惇非是历史之中莽夫,不曾追至最狭窄处便猝然警觉,指挥兵马徐徐而退,后面李典与韩浩亦相继醒悟,率军后撤,致使刘备未尽全功。

不过就算如此,夏侯惇十万兵马亦折了一、两停有余,望着面前熊熊燃起的大火,又兼将士疲倦、士气已泄,最重要的是,夏侯惇在率令麾下将士后撤时,粮草辎重却是无法顾及,皆毁于大火之中。

是故,夏侯惇不得已之下,唯有下令撤军,再做处置。

……

“火烧博望……”听着帐下夏侯惇一五一十将事情经过说出,江哲听得直皱眉,只要是后世人都明白,火烧博望代表着什么,那可是诸葛亮出山的第一计啊!

没了赵云诈降,却用青、红二旗两次迷惑夏侯惇,前者叫他以为刘备技穷,拖延时间,后者故意叫刘备伏兵,以安夏侯惇之心,重点,仍在博望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