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二章 坐收荆襄(第3/6页)

“虽不中,亦差之不远!”司马懿淡笑一声,心中暗暗冷笑道,主帅心思投敌,将领几无战心,荆襄如何能保?

可惜刘景升、可悲刘景升!

“那么眼下……”放下手中酒盏,蔡瑁面色一正,低声问道,“不知司徒何时到襄阳?末将又如何……那个,如何……”

“将军放心,”司马懿微微一笑,已有所指说道,“司徒素来仁义,襄阳乃重城,城中百姓数十万,如此城池,开战之前,司徒必会亲至城下,呼主将通话,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到时候,将军顾及城中百姓,不欲襄阳生灵涂炭,是故举城而降,荆襄百姓,必感将军仁义!”

“岂敢岂敢,哈哈,喝酒喝酒!”

“呵呵,将军请!”

“先生请!”

建安四年五月十二日,江哲一面发捷报至许都,叫曹操遣将守宛城,调回宛城之中的徐晃,一面留曹仁守樊城,率麾下十余万兵马于襄阳城外,与夏侯惇汇合。

其外,江哲又发报许都,调张辽、曹洪、张颌三员猛将至荆州,曹操应允,当即发报至小沛、中牟等地,命三将于十日内赶往荆州。

建安四年五月十三日,江哲率近二十万兵马围襄阳,于城下呼蔡瑁出面,‘劝’其投降,蔡瑁‘犹豫’一下,与城内众将‘商议’。

除一批老将食死不降外,其余将领皆唯蔡瑁马首是瞻。

建安四年五月十五日,蔡瑁以刘表次子刘琮名义,遣人至曹营,愿开城而降。

至此,襄阳二十万兵马,未曾一战,便已卸甲……

“这便是襄阳城啊!”

率军至襄阳城下,望着那城墙、那护城河,只要城中荆州兵上下一心,竭力奋战,江哲自思没把握在一个月之内攻克此城。

然而眼下……

“呵呵,”身旁贾诩抚须笑道,“襄阳兵马不下于我等,蔡瑁不曾一战却欲出城投降,嘿!司徒不战而屈人之兵,日后必成佳话啊!”

“嘿!”江哲微微一笑,正色说道,“即便襄阳拿下,刘备仍在逃亡之中,莫要懈怠啊,文和!”

“司徒所言极是!”贾诩低了低头,拱手说道,“不过依门下之见,此刻刘备身旁百姓几乎已无,只要被曹纯将军虎豹骑追上,大可放手厮杀,刘备……必死无疑!”

“但愿如此吧!”江哲轻叹一声,放眼望着襄阳,只见襄阳城门徐徐打开,有一人领着一个孩童走出城门,想来便是蔡瑁与刘琮无疑。

踏着吊桥走过护城河,蔡瑁望见十余万曹军阵前,有一人身穿儒衫,跨马而坐,急忙领着刘琮上前,大呼拜道,“蔡瑁见过江司徒!”

他身旁刘琮有些畏惧地躲在舅父身后,偷眼望着江哲。

“琮儿,此乃江司徒,快快行礼!”蔡瑁有些着急得说道。

“不必如此!”江哲轻笑一声,翻身下马,拱手笑道,“将军顾及大局,免去襄阳一场大劫,保全城中百姓,请受江某一拜!”

“岂敢岂敢,”蔡瑁连忙侧身闪开,抱拳说道,“若论仁义,司徒才是,末将断断受不得司徒此拜,说起来,末将还需唤司徒一声姑父……”

“哈?”正低头望着刘琮的江哲懵然抬头,莫名其妙说道,“蔡将军方才说什么?”

“姑父?”不离江哲半步的贾诩有些好笑地打量着江哲与蔡瑁的年纪,明显蔡瑁比江哲大了十岁有余。

“这个……”似乎要在大庭广众之下说起此事,蔡瑁也有些尴尬,犹豫一下,抬手说道,“蔡瑁已在府中备好酒席,若是司徒不弃……”

“哪里哪里,”江哲摸摸刘琮脑袋,笑着说道,“请!”

“请!”蔡瑁抬手一礼。

见江哲就这么入城,贾诩咳嗽一声,提醒说道,“司徒,麾下将士如何处之?”

似乎是明白了贾诩的意思,蔡瑁急忙说道,“司徒,城南有一营寨,末将已命将士卸甲以待司徒大军至,不妨叫司徒麾下将士,入营歇息,哦,还有,近日城防将士劳苦不堪,末将已命将士卸甲归营,至于襄阳城防,恐怕要劳司徒麾下将士了……惭愧惭愧!”

蔡瑁一席话将江哲与贾诩说得一愣一愣,这做得也太彻底了吧?

不理解蔡瑁为何这般信任自己等人,江哲疑惑说道,“将军如此信任江某,到是叫江某有些……有些难以理解。”

低了低头,蔡瑁笑着说道,“司徒仁义备至,说一不二,天下名传,再者,蔡瑁……啊不,我蔡家或许与司徒有些渊源呢,此事说来话长,司徒不若先叫部分将士入城,此事我等入城再说不迟!”

“恩!”点点头,江哲一挥手,当即吩咐李典、乐进率军入城,接手襄阳城防,夏侯惇率大军入驻襄阳城外军营,收编荆州军。

“记住江某对尔等说的,但凡发现扰民之举,不问大小,斩!”

“诺!”李典、乐进抱拳一礼,当即率军入城。

“司徒真乃仁义之士,”蔡瑁抱抱拳,恭敬说道,“请!”

“请!”

即日,江哲取襄阳,按早前约定,上表许都封刘琮为荆州刺史,蔡瑁为水军大都督,襄阳大小将领,一概封赏。

另外,江哲犒赏三军,令夏侯惇徐徐收编襄阳兵马,襄阳二十万兵马,改姓曹矣!

除了刘备未除,江哲稍稍有些遗憾之外,此行能兵不血刃,拿下荆襄,实在是可喜可贺。

而蔡瑁自是最善察言观色,见江哲有些兴致,当即大设宴席,宴请曹军将领,以及襄阳降将。

对此,贾诩认为,眼下初取襄阳,还是要谨慎为上!

不过江哲则认为,一通宴席,或许能拉拢曹军将领与襄阳降将之间的关系呢?

或许,对于将领们来说,酒水,当真能拉拢两者关系呢……

当然了,江哲自然不会忘记叫李典严加戒备,以及严令夏侯惇醉酒,这家伙酒品不是太好……

相对于其他将领,江哲的席位自然是蔡府内室之中,身旁唯有贾诩、赵云、司马懿三人,而蔡瑁一方,也仅仅叫蔡仲、蔡和作陪而已。

席间,江哲也曾见过刘表妻室,蔡夫人,感觉此女温文贤淑,称得上是大家闺秀,并不像是什么恶毒女子,所求也仅仅是叫其子刘琮日后能继承其父基业,衣食无忧而已。

对于蔡夫人所求,江哲一一应允,只要荆州能归顺,区区一个荆州刺史虚名,又有什么呢?

只要蔡瑁等人会做人,像并州刺史张燕一样,甘愿为曹操帐下,些许权利,算不了什么的,就算换做曹操,同样如此。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只要自己势力够强,不怕麾下造次;倘若麾下造次,则只能怪自己势力仍不够强势,无法满足麾下所求!

忠诚,是因为背叛的筹码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