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九章 一十三年(第2/5页)

“二弟?”江晟愣了愣,显然是有些诧异。

“呵呵,”望着江晟脸上惊讶,曹操抚须笑道,“可不是孤的主意哟,元让,哦,你夏侯伯父频频来信,说是子渊在他那处呆得有些不耐烦,呵呵,也是,子渊向来喜动不喜静,性子与你大相径庭,如何呆的下去?况且,他本人已发书我处……说起来,你兄弟二人,亦有三五年不曾见面了吧?”

“是的,岳丈……”点点头,江晟忽而问道,“敢问岳丈,这事……”

似乎是看穿了爱婿的心思,曹操笑着说道,“半月之前吧,估算着,子渊也该到了……”

“这样……”想起自己那弟弟,江晟一时间有些苦笑。

这时,书房外传来一声通报。

“曹公,乐将军求见!”

“叫他进来!”曹操微笑着说了句。

只听蹬蹬的脚步声,一少年将军大步入内,正欲对曹操行礼,忽然见到江晟在,面上一愣,对他眨了眨,江晟亦是报以一笑回礼。

来的,可不是乐进,而是乐进之子乐琳。与张辽之子张虎一样,乐琳与江睿关系极好,自然也认得江晟。

“免了免了,”挥挥手叫乐琳免了礼数,曹操微笑问道,“何事前来?”

“哦,”见曹操发问,乐琳面色一正,抱拳说道,“曹公,乌桓遣使者前来,这会,已入许都,末将已将其安置在驿站,使者言,欲求见曹公一面……”

“唔,”曹操点点头,闭目一思,忽而说道,“你且将其带来孤府上,孤倒是要看看,他乌桓究竟又想怎样!”

“是!”乐琳抱抱拳,恭身而退。

回顾一眼身旁爱婿,曹操笑着说道,“这乌桓啊,恍如隐疾,若是置之不理啊,恐怕多有事端,照你父所言,要么举重兵,将其悉数剿灭,要么,便将其同化!”

“同化?”江晟愣了愣。

“对,同化,”曹操点点头,抚须回忆说道,“教其礼仪、教其汉话、教其耕种,赐其汉姓,赐其汉官、赐其汉爵,亲我大汉者,叫其生,赐其荣耀,驳我大汉者……哼!”最后一哼,冷冽不已。

“此乃父亲之策?”江晟疑惑问道。

“是呀!你父素有大才,只可惜不愿为官,一声不吭便丢下你兄弟二人并那诸多官职,唉!虽说人各有志,不过如你父那般的,我还真没见到过……照你父所言,数十年之内,乌桓年老一辈将死,下一辈心慕我汉朝鼎盛,长此以往,乌桓不存。此即便是你父同化之策,远胜百万精兵啊!”

江晟听闻,拱手说道,“我父大才,晟不如也!”

“哈哈,”曹操朗朗一笑,起身拍了拍江晟肩膀,语重心长说道,“子旭何必自谦,我看你,不逊你父几分,只是经验稍有欠缺,此事啊,急不得……”说着,曹操走前几步,取下墙壁上挂着的宝剑,忽而怪异问道,“子旭,近来文若身子可好?”

只见江晟面上一愣,拱手说道,“回岳丈话,荀师身子倒是无恙,只是自当初辞官以来,性情……”

“是么?”曹操淡淡应了句,将抽出的宝剑再复入鞘,朗笑说道,“待他日,孤以此剑取孙权小儿首级!”话语一顿,曹操回头一望江晟面容,继而玩笑说道,“子旭,有话便说,在孤面前,你父可不似你这般拘谨!”

“呵,”自嘲一笑,江晟终究耐不住问道,“岳丈,恕小婿斗胆,敢问,当初风传岳丈有……咳,那个……”

“问鼎九五之心?”曹操揶揄一句。

“额……是,”讪讪一笑,江晟低声说道,“为何最终,岳丈却是放弃了呢?”

只见曹操放下那柄宝剑,摇头说道,“当初孤曾言,‘孤为周文王’,不过论其究竟嘛,要说你父亲对我说了一句话……”

“一句话?”江晟愣了愣,古怪说道,“一句话便打消了岳丈……那个……”

“是啊!”负背双手立在屋内,曹操放眼望着屋门,回忆过往喃喃说道,“你父对我言,人呐,总是对得不到的,抱以浓厚兴致,其实呀,这帝王之位亦是如此,照你父所言,不过是一个位子、一个称呼,位于孤来,其实并无多大改变,对孤心怀敬意的,就算孤不坐那位子,同样对孤心怀敬意;反之,对孤心怀恶意的,岂会为此改变看法?这做与不做,如孤等辈,亦无几分差别,反正帝位空悬已久……”

张张嘴,江晟苦笑说道,“父亲这番言论,倒是别致,不过小婿明白,如此便说得岳丈动心了?”

“自然不是!”好似想到了什么有趣的事,曹操笑吟吟说道,“乃是你父耍了一个把戏,将我给套住了……”

“咦?”

“那日啊,孤找你父饮酒,三旬之后,待孤说起过往窘迫之事,你父笑道,‘若天下无孟德,当不知如何’,孤自是疑惑,遂口,你父乃言,‘若天下无孟德,当不知几人称王、几人称帝’,‘虽天下人诟病,然孟德确实功在社稷’,知道你父说这话之时是什么时候不?”

“……”江晟愕然地摇摇头。

“嘿!”只见曹操嘿嘿一笑,怪异说道,“刚巧是发生在孤作出决定,叫仲德是准备此事之后!”

江晟一脸古怪。

“那日夜间,我深深一想,确实如此……孤那时已是一人之下……不,是区区一虚名之下,万人之上,何必为了一个破位,惹来天下人诟病?说来好笑,我曹孟德这一奸贼尚未怎得,他刘备自诩皇室后裔,却是先行称帝……嘿嘿,虽天下人传言是刘辨力主此事,不过究竟如何,谁能知道?你父有一言深得我心,‘我思孟德之志,非在尊位,乃在天下’,”

“尊位……天下……”江晟细细一想,顿时醒悟过来。

“子旭,知我曹孟德者,唯有你父!此言如惊雷,叫孤醒悟过来……是故,这事,也就不了了之了,孤也明白,若不是为文若、公达,你父是绝对不会过问此事的,你父,可也是个‘大逆不道’之人呢,哈哈哈!”

“岳丈……”江晟苦笑着。

二人正说着,忽然书房外走入一人,恭敬唤道,“父亲,乌桓遣使者前来,眼下正在府中客堂等候……”

“知道了!”曹操淡淡应了声,随即好似想起什么,沉声说道,“子桓,为父听说你最近足不出户,在府内研习诗文经典,很是欣慰,正巧你兄祭日将至,你且与子建、仓舒各写一篇祷文,叫为父看看!”

“这……孩儿知道了!”那人,也就是曹操次子、曹丕,低声应道。

“唔,”点点头,曹操转头冲着江晟笑道,“好了,孤先且去会会那乌桓使者!”

江晟拱拱手,恭敬说道,“恭送岳丈!”

“呵呵,不必了!”曹操笑了笑,大步走出书房,只留下江晟与曹丕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