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科举考试(下)(第2/2页)

“臣不惜一死!”

皇甫玄德很赞赏地拍了拍他的肩膀,“朕非常信任你。”

说完,他负手向一排排考场走去,护卫皇帝的侍卫们真的不敢跟随,只是远远地注视着两边的情况。

无晋跟在皇甫玄德身旁,他还是有压力,精神非常集中,留意着周围的一丝一毫变化,经过每一个考生的小房间时,他总是会先走一步在前面,用身子挡住皇甫玄德,等观察完考生没有异常,他才闪开身子,让皇甫玄德视察,这个时候,皇帝出任何一点事,他都要担很大的责任。

每一间考号的考生都没有注意到外面的情况,现在考试刚刚过一个半时辰,正是考试最高潮的时刻,每个考生都在全神贯注思考题目,绝大部分考生都答完了第一部分的默经题,现在在集中精力做第二部分的问对题。

第一天的考试时间一共是六个时辰,包括午饭时间,钟声一响,就必须立刻停笔,然后考官立刻开始从两边收卷,这个时候如果还有谁在写,考官不会处罚,但也不会等候,直接从他旁边走过,卷子不会再收,就等于没有成绩。

每年有很多考生都会因为这个缘故而名落孙山,这些注意事项在考牒上都写得清清楚楚。

六个时辰,看似时间很宽裕,其实不然,有经验的考生都知道,如果在一个半时辰之内无法做完第一部分,而他肯定做不完第二部分,即使草草做完,也是简单仓促,这种答案,评卷官是不屑一顾,连看都不会看,直接把卷子扔到一边。

否则,五万份考卷,要求五天之内评卷完毕并公布金榜,怎么可能办得到?实际上考官评卷是实行考卷淘汰制,如果第一门没有通过初评被淘汰,那后面的两门考得再好,考官也不会看,也就失去了考上进士的机会。

考官首先只看你第部分问对题的答案就知道,孔子七十二贤,云台二十八将,一百个人的简历,如果你不能写完整,只简单写几句功绩,不写他功绩取得的过程,或者功绩写得很好,而没有写这个人的基本履历,都属于不完满的答案,考官就把卷子扔到一边,算是被淘汰,如果少写了几个人,反倒不是什么大问题,只要其他人写得完满,也算通过初评,五万份考卷最多只有五千份考卷能通过初评。

所以,第一门考试中的问对题异常重要,很多有经验的考生都会抓紧时间先做问对题,然后再做前面的默经。

当然,为了保证公平,考卷一律糊名,就算你认识某个考官,在考卷上做了记号也没有用,不一定是这个考官看你的卷子,就算买通主考官苏逊也没有意义,除非你能通过前面考官的审评,事实上,五万份考卷,苏逊只看最后的二三百份考卷,以确定最后的录取名单,他的责任是,上榜的六十名考生都要有真才实学,都是高质量的考卷,而前十名连苏逊也不能做主,必须由所有考官一起投票表决。

皇甫玄德视察考场也只是一种姿态,表示他对进士科举的重视,而最后让无晋一个人陪同他视察考号,更是一个信任无晋的烟雾弹,他真正的目的是在谋凉王之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