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最后的较量(一)(第2/2页)

尽管他觉得这件事天衣无缝,而且要出事的话,也早该出了,也不会等到现在,应该是没有什么事情了。

虽是这样想,可是他心中依然十分忐忑,他是个胆小之事,必须要等这件事过去几年,他才放下心来。

巨大的心理包袱使他无法沉浸在儿子考中进士的喜悦之中,而且他心中很清楚,儿子只是考中五十四名,很明显,他的后两科并不好。

也就是说,如果没有黄宏元泄露试题给他,使儿子能在第一科考满分,那么凭儿子才学根本就考不上,毕竟儿子连贡举士都是勉强得到,在楚州也只排名第一百,连楚州贡举士第七名以后都没考上,他儿子算什么?

如果有人盯住这一点,进行怀疑举报,再加上他又是礼部侍郎,确实会让人怀疑其中有没有问题。

关寂心中担忧到了极点,万一朝廷复查怎么办?现在他只能求申国舅帮忙了。

此时正是午后,朝廷规定有一个时辰的休息时间,大部分官员都相约去外面喝酒吃午饭,但申国舅却是在门下省吃饭,对他而言,没有什么休息时间,他门下侍中兼户部尚书,每天公务非常繁重,上午,他在门下省处理公务,下午他便要去户部,听取重大事件的汇报。

所以他必须做完门下省的公务后才能离开,事情稍多,他就利用中午时间继续忙碌。

今天公务确实很繁重,申国舅忙得连午饭都来不及吃,他正在审核兵部递上的冬季募兵方案,这个下午就要呈给皇上批准,中书省已经批准,但必须由门下省事先预审通过后才能上呈。

否则皇帝批准后再被门下省驳回,那就有点难办了。

方案他已经看了两遍,基本上问题不大,只是楚州的募兵数量似乎人数偏少,今年楚州退役老兵二万五千人,而募新兵两万人,这样总兵力就减少了五千人,不知道兵部是怎么考虑,上面理由也没有写出来。

这个方案他通不过,申国舅提笔在楚州募新兵人数上打一个圈,又在方案的最上方批一个‘驳’字,交给旁边的从事,“速交还中书省,要求他们在一个时辰内重递。”

从事拿着方案匆匆离去,正好另一名从事走了进来,躬身禀报:“启禀相国,礼部关侍郎求见!”

申国舅刚拿起筷子正要吃饭,便点点头笑道:“让他进来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