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鹰击长空 第一百二十六章 顺水人情(第3/3页)

但这也是一个涉及一省数十万人的大事情,使朱元璋背着手站在山西地图前久久不语,粮食、后勤、筑城等等因素他都得考虑周全。

朱元璋不由叹了口气,让他担忧的不是民力问题,而是大明的财政,尽管新十六卫可以以屯田方式自给,但早期的迁移和筑城费用都得由财政负担,还有山西税收相应会减少,这一增一减就使得刚刚收支平衡的财政又将出现入不敷出的局面,钱粮不足,这是让朱元璋操心了二十几年的老问题,尽管年年开垦荒地,但仍赶不上人口的增长,还有就是宝钞的贬值,据说江浙一带的宝钞已经贬到十贯才抵一两银,民间买卖根本就不认宝钞而只认白银,不管他怎样下旨严禁都无济于事,民不畏死,奈之如何?其实朱元璋也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在于他无节制的发行宝钞,他心里当然明白,可他又能怎么样?他要和北元作战、他要修建长城,就算士兵不需朝廷养活,但他们的盔甲、马匹、器械呢?还有民夫调集,哪一样不需要钱粮,他以身作则,对自己已经节俭得不能再节俭了,但朝廷每年收入的钱粮仍远远不够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他总不能再兴大狱收刮民间富户吧!

正因为这个原因,他才在年中时放宽了对商贾的限制,期盼以此能增加税收,朱元璋不由又想起了次子秦王的三十万两白银,以三万两黄金就从日本换来三十万白银,这中间利润之厚让他也不禁为之瞠目,他也为之动心了,所以他才决定将库存的旧装备借高丽之名卖给日本南朝,以延长日本南北朝的对峙,并获得日本的银子,只可恨倭寇和日本地方军阀的袭扰,使他的计划至今没有能够完成。

“陛下,太子在外求见。”一名太监的禀报声打断了朱元璋的思路。

朱元璋愣了一下,除夕之夜,太子不和家人团聚,跑到自己这里来做什么?他随即又笑了,也好!太子到来正好和他商量一下分封诸王的问题。

……

(朱元璋抽山西民籍重建大同及东胜诸卫应发生在洪武二十五年,这里提前了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