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遗憾结局(第4/4页)

亓元实的提醒让王宗实顿时疑窦丛生,于是他决定进入宫中面见李忱问清真假。但是此时宫中各处已经在王归长的安排下,增加了守卫士兵,王宗实只得暂时回到自己的住所,然后召集自己掌控的左神策军一千人,在亓元实等禁军将领的护卫下,硬闯皇帝李忱的寝殿。

当王宗实到达李忱的寝殿后,发现里边哭声一片,等到走近李忱的御榻,王宗实才发现皇帝陛下已经咽气多时,刹那间王宗实终于明白原来自己差一点被王归长忽悠。

于是,这个本就脾气火暴的左军中尉开始面露杀机。

尾声

“王归长,你胆子好大!居然敢矫诏!陛下尸骨未寒,你就做出欺君之事,我差一点被你蒙骗过去!”

王宗实的语调虽然不高,但在场的人听得都是毛骨悚然,所以在他说完后,王归长顿时慌了手脚,连忙带着众人跪倒在王宗实面前。

“中尉大人原谅我吧,我也是一时糊涂!”

“一时糊涂?要不是亓将军提醒我,恐怕我此刻已在前往淮南的路上,那个时候你是不是会更糊涂啊?”王宗实反唇相讥。

听到王宗实如此刁钻的话后,王归长开始沉默不语,他隐约地感觉到自己可能活不过今天。不过王宗实倒还是十分理智,他知道此时此刻不是大开杀戒的时候,他最应该做的是立即让新君即位。在王宗实看来,夔王李滋如果继承皇位,那么自己将毫无拥立之功,谁都知道皇帝陛下本来就倾向李滋做储君。所以王宗实当即决定让宣徽北院使齐元简迎立李忱的长子郓王李温为储君。

当时王宗实以李忱的名义颁布诏书,宣布立郓王李温为皇太子,同时改名为李漼。

在安排好一切后,王宗实并没有忘记“报答”王归长等人,他让神策军士兵将王归长、马公儒等人带至偏殿缢杀。

大中十三年(859年)八月十三日,皇太子李漼在王宗实等人的拥护下,于李忱的灵柩之前继承皇位。李漼能够登上皇位,又一次反映了晚唐时期宦官专权的实际情况。所不同的是,在此前宦官拥立新皇帝的过程中,尚且要将宰相推向前台主持一切,如当年王守澄拥立文宗李昂的时候,就将裴度推向前台。而现在李漼之立则是王宗实等宦官一手包办,宰相只是在既定事实面前签字同意而已。

在王宗实以皇帝李忱名义起草的李漼即位的诏书中,对李漼可谓是倍加夸赞,说他是“幼有圣质,孝敬温文,宏博慎敏,凛天地之仁厚,含日月之贞明”。

但后来的事实证明,即位时已经27岁的李漼,完全是个昏庸骄奢的皇帝,选择他继承皇位是个不折不扣的错误。从他即位开始到唐朝灭亡,后世的治史者称这段时期为大唐帝国的衰亡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