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大山岩的智勇:与俄军总司令的大兵团对决(第4/5页)

当初把这么多军队交到非皇族和贵族的库罗帕特金手里,让他带着去遥远的远东,尼古拉二世实际上也从来没有完全放心过,他任命了库罗帕特金为俄军远东陆军总司令,但在满洲战场上还有一个能够“节制”库罗帕特金的人,他就是那位阿列克谢耶夫皇叔。至于斯特塞尔,他原本应该听从库罗帕特金的领导,库罗帕特金早就已经下令解除斯特塞尔的职务,不过斯特塞尔在旅顺靠上了皇叔这棵大树,竟然没有理睬库罗帕特金的命令,继续做他的关东军总司令。于是乎,与睦仁把四个军统一交给前线的大山岩指挥不同,库罗帕特金无法指挥旅顺俄军,其实即便是对于皇叔,尼古拉二世也没有彻底放心过,对于旅顺方面他也是事无巨细地操心,大到战略小到千来人的小军队部署,他都要求前线报告。

好吧,作为君主专制制度最高领导的尼古拉二世,由于他的种种“不得已”,他首先变成了一个“分权者”,要去分前线指挥官的权,使他们相互制衡,互不体谅;然后又变成了一个“土财主”,在乎一城一地之得失,守住俄国已经占据的满洲大城市,以便使面子上好看;最后他又成功地变成了一个“战术家”,处处插手和过问前线的具体指挥,而库罗帕特金的战略原本应该是得到俄国举国支持,看来只好又要屈服于尼古拉二世的“战术”之下。

果然,库罗帕特金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他盯住的是战略意图的推进和具体的伤亡数字,而尼古拉二世盯住的是占地地图,在乎的是俄军到底是进了还是退了,是守住了城还是丢了城,伤亡数字还可以作作假再对外公布,战场上的进退却骗不了别人。接到“败退奉天”的消息后,尼古拉二世十分恼火,他立即给库罗帕特金发电报:不得再退,必须发动反扑,收复辽阳,重振我大俄罗斯帝国的声誉和威风!

接到电令的库罗帕特金反复考虑,他决定还是冒险争取一下,专门给尼古拉二世打了一个报告,解释即使要与日军决战,也应该按照原定的战略计划先撤回奉天比较好,在奉天能够以逸待劳,等着日军上门,等日军成为疲惫之师时再全面反攻,一举歼敌大部,到时候同样也可以收复辽阳。

报告传回到尼古拉二世那里,他直截了当地驳回了这个计划,并派了一个人来给库罗帕特金“协助指挥”,严令反扑不得拖延:“帝国的荣誉不允许你再拖延下去,国内外的舆论更不允许你拖延下去!”

库罗帕特金十分痛苦,如果屈服于领导的意思放弃战略,大山岩和日军的实力在那儿,俄军绝没有取胜的可能;如果不放弃,坚持下去——坚持不了,沙皇陛下连“督军”都已经派来了,还如何坚持啊,下一步还不得撤职?

没办法,已经快走到奉天的库罗帕特金只好又掉头南下,向辽阳开进,在辽阳城里的大山岩听说这位仁兄又杀回来了,十分纳闷,虽然他并不知道库罗帕特金为什么这么做,但大山岩随即十分兴奋,他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日军需要速战速决,需要创造和把握一切战机,现在,库罗帕特金竟然把这个战机送上门来了,如何能不战!

此时的大山岩有两个选择:一是坚守于辽阳城内,依靠辽阳城高大坚固的城墙与工事作战;另外一个选择就是放弃辽阳城,主动出城,正面迎战库罗帕特金!

大山岩的选择是后者,因为他是一个能够在任何复杂多变的情况之下,始终记得他的战略目的的人,大山岩的战略同样不是为了攻城略地,而是尽一切可能打决战加歼灭战。现在,既然库罗帕特金送上门来,大山岩就绝对不会固守城池,而是将率领日军主动出城,在城外和库罗帕特金打一次真正的决战,这次战斗不论结果如何,都标志着库罗帕特金已经进入了大山岩一直梦寐以求的速战速决的轨道——从战略上来说,他都已经胜了!

带着极为兴奋的心情,大山岩率领日军离开辽阳,迎着俄军北上。10月5日,两军在辽阳与奉天之间的沙河正面相遇,战斗打响!

这是俄军主力第一次主动进攻,也是两军第一次在没有工事的战场上作战,大山岩放弃了工事,而库罗帕特金来不及修工事,战斗已经是真正的运动战,而不再是阵地战,而这也将决定这场战斗的特别。

双方很快近距离正面相迎,大山岩还是无法彻底摸清库罗帕特金的意图,自开战以来,俄军一直都是依靠工事防御,大山岩很担心库罗帕特金只是来虚晃一枪,又要撤回到奉天去修工事的。为了尽快咬住俄军,大山岩这次放弃了日军最常用的包抄战术,而是采用了一种更加迅猛也更加冒险的战术,这种战术在大兵团作战中并不常见,为了更好地说明它,现在我们需要以两个人互相拍板砖打架来做一次场景再现。

在两人打架中,当其中一人手持板砖朝另一人的右肩拍来时,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这个人先躲过这一砖,然后再寻找对方空隙拍上一砖,这比的是谁更灵活。

而第二种情况就是他并不躲避,盯着来人那一砖,手持他自己的板砖正面相迎,板砖碰板砖,比的是谁力气更大。

而在这两种情况之外,还有一种“大哥级”的打法,那就是眼见来人手持板砖拍向自己的右肩,既不躲闪,也不以板砖挡板砖,而是在右肩承受着对方这一砖的同时,也手持板砖全力拍向来人的右肩!

这比的是拼命。

大山岩用的正是这第三种打法,只不过不再是两人拍板砖,而是总共几十万人的大战,当时俄军进攻日军右翼,日军右翼全线告急,大山岩却命令日军主力不必去管自己的右翼,十几万日军拧成一个箭头,同样全力扎向俄军的右翼!

如此一来,双方宛如进入了一个“转门”,就这样你打我,我打你,互相咬合,首尾相接,大山岩命令日军一旦咬住俄军就要不放松,缠打不休,把战斗拖进决战,要让俄军这次是想跑也跑不了!

虽然手中的总兵力仍然要比库罗帕特金少10万人左右,但大山岩相信日军的整体作战能力一定会强于俄军,他就是要以日军较大的伤亡,来换取俄军更大的伤亡!

10月18日,在被日军整整缠住13个昼夜之后,俄军终于从战场摆脱出来了,沙河会战就此结束,而结果是令人震惊的:日军以整整少于俄军10万的兵力,造成了俄军4万多人的伤亡,而日军伤亡仅仅2万多人,这是两国爆发战争以来,俄军的伤亡首次两倍于日军!

尼古拉二世终于可以死心了,事实再一次证明了库罗帕特金对日军实力的判断和由此制定的战略无可置疑。但是,即使是在血淋淋的现实面前,尼古拉二世还是不怎么愿意相信的,也无法相信,他仍然在不断地催促库罗帕特金尽早发动反扑,夺取一场“大胜”。苦不堪言的库罗帕特金只好以满洲已经进入严冬,不便冬季作战等各种理由推脱,库罗帕特金在想尽一切办法加快西伯利亚大铁路的运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