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知行合一的境界:东乡平八郎的最强接敌

东乡平八郎将没有成功的“T”字战法上升为战略

离开皇宫,东乡平八郎立即赶往吴港,这里是联合舰队的维修基地,联合舰队的军舰已经陆续撤出旅顺战场,返回这里接受维修保养,旅顺之战“打得并不好”,舰队受到批评和质疑,全军上下都憋着一口气,只想让军舰快速维修保养好,投入训练。为了抢速度,刚刚从战场归来的士兵们竟然没有去休息,自发加入了维修队伍!帮不上其他忙,就为维修工人做起了后勤工作,为他们烧火做饭,端茶送水,还把自己的航海面包省下来给他们吃。为了加快速度,维修工人十分感动,按照重要程度,将战列舰、装甲巡洋舰、巡洋舰、驱逐舰等日夜赶工维修,效率提高了一倍。东乡平八郎原本预计的时间是两个月,没想到不到一个月,维修保养工作就完成了!

1905年2月,东乡平八郎率领着经过维修的全新舰队,开赴朝鲜镇海湾基地,这里是对马海峡的西海岸,东乡平八郎就是要在禁令预设战场的地方进行秘密训练,但是训练工作并不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而是在旅顺之战行将结束时开始的。

在那一次的黄海海战中,太平洋舰队在天黑后四处溃逃时,东乡平八郎下令联合舰队的驱逐舰队和鱼雷艇队追击太平洋舰队,后来它们虽然把太平洋舰队赶回了旅顺港,完成了不放一艘军舰逃往海参崴的任务,但也没有击沉任何一艘军舰。俄军损失的军舰都是自沉的,事后东乡平八郎严厉地批评了驱逐舰队和鱼雷艇队,并做了自我反思和检讨。

东乡平八郎意识到,敌我舰队在任何时候都有可能相遇,无法保证战列舰有整整一个白天的作战时间,也许只有一个下午,甚至只有白天中的几个小时,到了夜晚,鱼雷的威力要大过战列舰的大炮,因此必须发挥驱逐舰和鱼雷艇在夜战中的作用,而那次的作战效果不理想,根本原因是他这个司令长官对驱逐舰和鱼雷艇重视不够。海军是一个高技术兵种,培养一个优秀的舰长极其不容易,因此首先保证了在战列舰和巡洋舰上的使用,驱逐舰和鱼雷艇就只好是应付了,联合舰队中很多驱逐舰和鱼雷艇的舰长或许有航海经验,却没有海战的经验,更不能对世界先进的海战理论和战术有所了解。东乡平八郎把那些在战列舰和装甲巡洋舰上受过实战锻炼的年轻人下放到驱逐舰和鱼雷艇上,成为新的舰长,并告诉他们,驱逐舰和鱼雷艇并不是只能夜袭军港,同样可以在夜战中击沉敌方多艘战列舰,起到和白天的战列舰同样的效果,虽然世界海战史上基本上还没有这样的先例,但没有,就要训练出来!

带着这样的目的,1904年12月9日,受到第三军炮火打击的太平洋舰队最后一艘战列舰带着一艘炮艇冲到旅顺港外时,东乡平八郎下令主力军舰全部停止攻击它们,派上驱逐舰队和鱼雷艇队,让这些年轻舰长在一等训练舰“镇远”号舰长今井兼昌的总指挥下,单独完成击沉太平洋舰队这最后一艘战列舰的任务。所谓“单独完成”,就是无论出现什么样的危险情况,联合舰队的主力军舰都不能去相救。

从这一天起,排水量只有几百吨的驱逐舰和鱼雷艇围绕着这艘排水量达1.1万吨的战列舰,日夜出动,进行训练式攻击,它们并不急于把这艘战列舰击沉,反正有这么好的一个训练目标,边训练边攻击,最终在为期近一个月的战斗中,将战列舰击沉。而日军因这种训练式攻击阵亡的人数,超过35人,最终掌握了使用驱逐舰和鱼雷艇击沉战列舰的战法和流程。

接下来,东乡平八郎宣布:全歼波罗的海舰队的战略是“T”字战法,全舰队所有的训练、战术都要围绕着如何打出“T”字战法来进行!在黄海海战中,对“T”字战法的尝试已经失败了,当时的维特格夫特没有上当,将来的罗长官估计也不会上当,一个已经失败过的、可能性又极小的战术却被上升为了战略,东乡平八郎的这个决定真是令人震动,但东乡平八郎似乎也没有办法,“T”字战法就是在理论上全歼敌舰队的战法,战场上的事情是瞬息万变的,只能寄希望于罗长官会犯错误吧!

把战略首先确定下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它让接下来所有的事情都变成了一件事情:实现战略。联合舰队立即进行分组,一方扮演本舰队,一方扮演罗长官,投入对“T”字战法的针对性训练,首先把舰队开到对马海峡的实地海域,进行在风浪中全速航行、最大速度转弯、转弯时机的把握、军舰排序、各舰间距等训练,所有的训练都进行了项目上的分解,十分细致,并且反复多次,直至十分熟练为止。

然后是高强度的炮击训练,大炮的命中率是“T”字战法的核心,因为它最终也是要靠炮击才能歼灭敌舰队的,东乡平八郎对此提出了他的要求:提高在发炮速度上的命中率,也就是说,既要快,又要准,为了让炮手们在头脑中建立这个概念,东乡平八郎还提炼出了一句比较拗口的口号:

“本军百发百中之一炮,可敌敌军百发一中之百炮!”

这句话用更加通俗的话语来说,就是“每一发炮弹都要击中一艘军舰,每一颗子弹都要消灭一个敌人”。

高强度的炮击训练,造成流血和伤亡事故不断,大口径重炮的炮弹重达几百公斤,需要使用液压装置才能运送,繁忙搬运的士兵很可能一不小心就会被掉下来的炮弹压死,有的士兵的手臂在火炮的固定部位与旋转部位之间被生生夹断,还有给炮弹填装火药的夯实机,由于它的顶部会突然冲出来,正探出头去仔细观察装药进度的装弹手,稍不注意就会被巨大的铁尖头击中面门,以惨不忍睹的方式死去。

然而,这些惨状并没有影响舰队上下训练的积极性,任务已经向每一个士兵讲透了,他们都已经明确知道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在反复训练中涌现的各种小点子和小创新层出不穷,可以说,当初康得拉钦科那支俄军奇思妙想不断的状况已经转移到了联合舰队!

士兵们先把波罗的海舰队每艘主力军舰的资料图找来,根据它们的不同形状和长、高、宽,以海岛相似的礁石作为炮靶,主力军舰开到海上用实弹炮击。炮击时,每艘舰的炮术长都必须站在舰桥上亲自指挥,但他和炮手们隔着一定距离,军舰上没有电话线,又没有那么多无线电设备(当时无线电还没有普及),为了及时有效地把命令传出去,最后大家想到了一个办法——动用军乐队。由他们对炮术长命令进行分解,用不同的乐器传达不同的命令,这边打鼓敲锣,那边就打炮,不亦乐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