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两个小人是祸乱之根(第4/8页)

武则天问其原因,魏元忠回答:“张昌期不懂政事,以前任职歧州,当地农户都跑光了。雍州是京畿地区,事务重大,薛季昶精明强干,应当由他来担任。”魏元忠所说的话虽然不中听,但说的是事实情况,句句在理。武则天只得中止对张昌期的任命,改派薛季昶为雍州长史。

如果不是性格因素,武则天还是很看重魏元忠的。武则天重用了他推荐的薛季昶,让薛季昶做右御史台谏议大夫,充山东道防御大使,节制幽、沧、瀛、定、桓等州诸军,以防突厥。

武则天这么做,让魏元忠产生了错觉,他认为自己在武则天心目中还是有足够分量的,自己还可以实现更多的想法。于是魏元忠一不做,二不休,继续向武则天面奏:“魏元忠蒙皇上和先帝看得起,屡受皇恩。今天武皇您又让我位极人臣,当上宰相。我压力很大,感觉肩上的担子更重了。让我惭愧的是没有尽到一个宰相的责任(尽忠死节),让一些小人亲近皇上,这是我的罪过啊!”

武则天和大臣们心里也都清楚,魏元忠这句话的矛头直指武则天身边的那两个跳梁小丑。朝臣们并不惊讶,因为这已经不是魏元忠第一次这么做。

当初魏元忠还是洛阳长史的时候,就不将张氏兄弟放在眼里。当时洛阳县令张昌仪仗着是张易之、张昌宗的弟弟,每次到都督府都直接往长史的办公室闯。魏元忠当了洛州长史后,张昌仪还想那么嚣张,结果被魏元忠当面呵斥出去,让他规规矩矩地到院子站着听候指示去了。

有一次,张易之的奴仆在街头行凶,结果被魏元忠抓到,直接就给乱棍打死了。当年尚且无惧二人,如今当了宰相之后,就更没有必要怕他们。

武则天显然很不高兴,嘴上虽然没有说什么,可是她的眉头却紧锁起来。

张易之兄弟见魏元忠揪往他们不放,更拿出了“尽忠死节”的架势要和他们缠斗到底,别看二人平日里活得尊贵无比,也乐得逍遥自在,可谁又能真正了解他们内心的真实感受?在外人看来无限风光的背后却暗藏着深刻的危机感。

张氏兄弟知道,在这个世界上,他们和魏元忠这样的人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更不可能同殿称臣。他们总有一天会走上角斗场,你死我活才是最终的结局。在“二张”愤怒的情绪背后,还有一层深深的恐惧。他们的风光来自于武则天,附着于武则天,然而这时候的武则天已经八十岁,随时都有离开这个世界的可能。

如果真到了那一天,他们会不会如同失去父母的孤儿般被抛弃在这冰冷的后宫?答案是肯定的。

更何况,现在武则天依然健在,魏元忠这个老儿又死死地盯着他们,像一只饥饿的狼随时扑上来用尖锐的爪子将他们撕个粉碎。如果想要摆脱这种恐惧,他们就要尽快抢得先机,以除掉这个让他们夜夜做噩梦的魏元忠。

他们心里也清楚,不光是以魏元忠为首的朝臣们有生吃他们的心,就连李唐皇室和武家那些人也不会轻易放过他们。魏元忠既是宰相,又是太子左庶子,算是东宫的僚属,与太子交情匪浅。

“二张”兄弟已经通过武则天的手间接杀死了太子的一双儿女,太子又怎能不恨他们?万一太子有朝一日当了皇帝,魏元忠是他东宫的官僚,肯定还得当宰相,到那时君臣两个都看不上我们,日子还怎么过啊?干脆制造一个案子,将魏元忠给拖进来,顺便也把太子拖下水,一箭双雕。

他们决定借武则天之手先除掉魏元忠。可是魏元忠并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有智慧、有功劳、有资历,还有两次在鬼门关前大难不死的经历。既然台面上除不掉他,那就只有在背后找机会。作为武则天的枕边人,想要除掉敌人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魏元忠以前对“二张”的攻击,仅限于他们的家奴或堂兄弟,如张昌期之流,并没有直接针对“二张”本人,“二张”忍一忍就过去了。

可是这次与往日不同,魏元忠直指他们是君王身边的小人,大有清君侧的意思。这样的严厉措辞让“二张”无法忍受。为了保全自己的身家性命,他们不得不采取报复行为。

4

长安三年(703),逐渐老去的武则天,行动越来越不方便。

武则天的身体正在逐渐迟钝僵化,精力也在一天天地衰退,可一颗帝王之心仍在跃动不已。这注定了她仍舍不得放手对整个帝国的掌控。如果说权力是毒药,那么这个世界就没有解药。

这一天,武则天正躺在龙床上闭目养神,只有“二张”环伺在侧。张昌宗一直处于不安静的状态,一副有口难言的样子。这一切又怎能逃过武则天的眼睛。

“六郎,有什么心事说出来让朕也听听。”武则天说道。

张昌宗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对武则天说:“魏元忠凌强欺弱,皇上还以为他是我武周朝的能臣大贤,屡屡袒护于他。如今养虎成患,这个贼子终于露出反状来了。”

一听有反状,武则天的手不由抖动了一下,她赶紧抓住张昌宗的手,急促不安地问道:“何来反状?谁人谋反?”

张昌宗知道,普通的政治事件已经无法刺激武则天困顿麻木的神经,唯有谋反才能起到作用。他故意卖了个关子,然后才缓缓道来:“魏元忠与司礼丞高戬私下密谋,‘主上老矣。吾属当挟皇太子。可谓耐久。’”

不听则已,一听此言,武则天再也无法安神静气。她微闭的双眼突然变得神目如电,杀机浮现。她说:“魏元忠数度流配,朕不以为责,又数度将其召回朝堂,委以重任,何又负朕如此深?”

武则天最痛恨的就是谋逆这档子事,魏元忠性格刚烈,敢做敢当,又对她宠幸“二张”之事耿耿于怀,听到张昌宗的密报,不由不信,她便对魏元忠产生了警惕之心。作为帝王,武则天对魏元忠这样的下属始终是爱恨交织。朝堂之事的确需要仰仗于他们,因为他们的执政才能要超出一般的官员。但他们又让她头痛不已,因为他们也的确有个性。

魏元忠是文武兼备之臣,在朝中的势力很大,威望也很高,可以说是百官之首。如果真像张氏兄弟所说,他要发动叛乱,祸起萧墙,那后果真是难以想象。

魏元忠和“二张”较劲,这是朝堂内人人都能看出来的。“二张”陷害魏元忠,也算是正常的权斗。至于司礼丞高戬被拉进来,也不是无缘无故。高戬是因为经常有事没事训责自己的属下张同休(“二张”的哥哥),因而得罪了“二张”。打狗还得看主人面,由此可见这兄弟几人在高戬心目中也没有什么地位可言。高戬还有一个重要的身份,那就是武则天的女儿太平公主的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