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神秘遗诏引发的变局(第4/4页)

裴炎与武则天之间的密谋,是一场极其艰难的谈判。问题并不在于废黜李哲,对于这一点,双方的观点是一致的。问题在于废黜李哲之后,帝国应该建立一种怎样的权力格局?武则天临朝称制,还是让李旦登上帝位,享有一个皇帝应该享有的权利?

裴炎等帝国重臣梦寐以求的是拥立李旦。而对于临朝称制,他们不会有任何兴趣,不仅毫无兴趣,而且持反对态度。

在他们看来,临朝称制比李哲当皇帝更让人失望。裴炎集团的目的,便是拥立豫王李旦。而要拥立李旦,就必须把李哲赶下台。

而要实现拥立李旦,废黜李哲,现在是最好的时机。因为现在是李哲地位不够稳定的时候。第一,他刚刚即位。第二,他的亲信不处于掌权地位。但是,随着时日的增加以及亲信的起用,李哲的帝位将逐渐稳定。裴炎集团如果要实现他们的政治纲领,现在就是最好的时候,过了这个村,没了这个店。

武则天对裴炎的内心吃得很透,在双方密谋的过程中,她并没有提出要临朝称制。她同意裴炎等人的要求,在李哲既废之后,立李旦为帝。武则天的这种态度,驱使着裴炎等人为她继续卖力。他们或许以为,梦想就在前方。

为了保证计划万无一失,裴炎又拉来了一个关键人物——中书舍人刘祎之。

刘祎之是当年武则天组建的北门学士中的领军人物,既是武则天的心腹,又是豫王李旦的老师。

永隆元年(公元680年)八月,李贤宫废,裴炎被任命为李贤案三大主审官之一。他与刘祎之走到了一起。两人的联合是极其自然的,刘祎之曾经两次担任李旦的王府司马,李旦很尊重这个老师,双方有着非同寻常的关系。

换皇帝这件事情在当时看,是非常靠谱的,风险性接近于零。

裴炎身为顾命大臣和首席宰相,足可左右政府中枢,两位羽林军首领均投效于他,必要时可动用武力逼中宗就范。

刘祎之为北门学士时就已为武则天后夺权出谋划策,算是政治斗争的老手。

李旦是武则天的第四子,原名旭轮,刚二十二岁。李旦从小就得到父母的疼爱,刚出生就被封为殷王,三岁即拜单于大都护,这可不是一般的荣耀。

李旦性格不像他的几个哥哥,没有那么多棱角,也没有那么多怨气。生来性情柔顺,就是长到二十岁成年之后,父母也一直将他留在身边。他非常好学,有学者气质,缺的是政治家的风骨。

此一时非彼一时,也许此时朝臣们希望看到的并不是一个强而有力的新皇帝,而是一个柔顺的皇帝。李哲刚猛有余,柔韧不足。李旦取而代之,是形势的需要,也符合各方利益。

对刘祎之来说,李旦本来是他的学生,支持他就等于支持自己。

对裴炎来说,李哲如此不给自己面子,不如换个年纪小的李旦试试,他希望自己能够继续保持目前的状态。

对程务挺等武将来说,本身就和裴炎走得近。他们关心的只是个人运道和命途,只要对自己有利,他们并不关心到底由谁来做这个皇帝。李哲之所以最后丢掉皇位,主要是因为没有提前布局,拉拢人心。

以裴炎为首的朝臣也乐意支持武则天,以维持自己在朝廷的地位和影响。他们期待由皇太后武则天出面,可以名正言顺地更换一位与己有利的皇帝。在整个废立过程中,裴炎集团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当然这并不是说,裴炎集团的威望已经高到无人与之争锋的地步。

其实当时留守长安的副留守刘仁轨是高宗朝前期的人物,属于显庆先进,威望自然在裴炎之上。但是,这个人绝不会同意废黜李哲,他与李哲一方有着密切的联系,他担任着长安副留守,而正留守是李哲长子唐王李重福。

武则天的另一个选择是希望从武氏家族中挑选对象。武氏家族自然是废立游戏最为坚定的支持者。但要他们干这种事却不太合适,因为这太露骨,容易招人议论。从长远观点看来,并不利于武氏家族。

经过一番衡量,裴炎是这次废黜行动最合适的人选。一是大权在握;二是他有过这方面的经验,在李贤倒宫的过程中,裴炎和刘祎之都起过作用;三是他的出面还带着若干亲近李唐的色彩。

可是这一次他们都输了,输光了手里的所有筹码。潘多拉的盒子一旦打开,就没有人能够控制住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