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立匡复的牌坊,干称王的勾当(第4/5页)

这个建议,用的是刘邦当年攻咸阳之计,主张直奔主题。但刘邦是避实就虚,现在的情况很不一样,高邮是李敬业重兵所在,要想一蹴而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魏元忠反驳道:“避坚攻瑕,是兵家之忌。李敬业的精锐部队都驻扎于下阿溪,只求与我速战,我若一败,大事去了。徐敬猷原来不过是一个赌徒,而韦超等人也并非宿将,兵又单弱,易为我克,李敬业虽欲往援,势必赶不及。我军击败韦超等两贼,再乘胜进击敬业巢穴,彼方即便有韩信、白起,也恐不能抵挡了。”

李孝逸又一次采纳了魏元忠的意见。朝廷军队全力进攻都梁山,战斗可以用惨烈来形容,从早上一直打到晚上,唐军终于啃下都梁山这块硬骨头。这是李孝逸自讨伐以来,取得的真正意义上的一次大捷。李孝逸率部乘胜直逼淮阴。

淮阴城在淮水之南,城池险固。守将徐敬猷是李敬业的弟弟,跟着哥哥本来以为能有半个天下坐,结果却陷入困境。

徐敬猷平时喜欢玩牌,打仗对他来说实在是赶鸭子上架。李孝逸大举攻城,没费工夫就拿了下来,徐敬猷只身脱逃。李孝逸领兵进入扬州府地界,直抵下阿溪北岸,并在此驻扎,两军隔溪相望。

到了晚上,征讨军的后军总管苏孝祥率兵五千,乘小船悄悄渡河,抢先偷营,结果遭到李敬业的伏击。征讨军的果毅成三郎被擒,送到了江都。

匡复军统帅唐之奇为激励士气,指着他忽悠手下部众说:“这个人就是李孝逸!”随后下令,拖出去斩首。哪知道这位成三郎是个不畏死之人,虽然即将临刑,仍大叫:“我是果毅成三郎,不是李将军。大部队今天就要杀到,你们败亡就在眼前。我死了,妻儿老小享受荣耀;你们死了,就会被株连九族,你们还不如我!”

人们对战争性质的认识,从这位下级军官的口中可见一斑。这位忠勇的成三郎,是幽州渔阳(今北京密云)人。“果毅”是他的级别,全称为果毅都尉,相当于大唐几百个外军折冲府的副职,类似于现代的团级干部。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军官的刚烈表现让人慨叹不已。

就在此时,李敬业的营地上空飞来了一大群乌鸦。魏元忠与行军管记刘知柔不愿意撤军,就对李孝逸说:“这是贼势将败的预兆。乌鸟集幕,势必空营。然而李敬业还没有退,鸟已先集,岂不是将覆灭吗?”

既然天意要灭李敬业,那就只好顺从天意。此时讨伐军的位置,在匡复军西北方向,正好借冬天的西北风放火。李孝逸采用火攻,匡复军立足不住,纷纷退后。李孝逸一阵掩杀,匡复军就只有疲于逃命了。

李敬业不甘心就这么败了,既然风向不对,赶紧让自己的队伍临时来个原地一百八十度打转。临时调动军阵是兵家大忌,结果搞得自己阵脚大乱。

李孝逸哪里肯放过这样的大好机会,斩杀匡复军七千余人。直杀得天空染赤,溪流尽红,死伤不计其数。经此一仗,李敬业的主力被打得七零八落,只剩下他自己领着一干首领狼狈地逃入江都。

宜将剩勇追穷寇!李孝逸一路追踪而至。李敬业看势头不妙,江都估计也守不住了。于是带着一队人马仓皇奔往润州,他要去投奔的是匡复军刺史李宗臣。

李敬业率残部逃到蒜山,写了封十万火急的信给李宗臣。或许是天要绝人,人只有无奈接受命运的安排。送信之人在路上将原定的联系信物丢失了,只拿了手书信件跑到润州。李宗臣自作聪明地以为这是李孝逸使的调虎离山之计。

李敬业见大势已去,带人乘舟扎进了长江,想顺流而下出海。穷途末路至此,就是再有信念的人也会被打垮。肆虐的秋风大雨好像是故意在和他作对,风总是逆向吹往他的营帐,无法驾船出海。

士兵们开始后悔他们错误的抉择,就在这时,李敬业的部将王那相倒戈相向。他趁李敬业酒酣熟睡之际带领士兵潜入营帐,轻松地杀了李敬业、李敬猷以及李敬业的妻儿老小,李敬业之乱最后以一个荒谬的结局来收场。

为了自己有一条活路,王那相砍下了二十五颗脑袋作为见面礼,拎到李孝逸军前投降。其余唐之奇、魏思温、韦超、薛仲璋等人逃散,也分别被李孝逸部下捕获并处死。

大才子骆宾王自匡复军失败之后,就从这个世界上彻底消失了。生不见人,死不见尸,成为一桩历史悬案。《资治通鉴》说他与李敬业同时被杀,《朝野佥载》说他投江而死,《新唐书》说他隐姓埋名流亡天涯。这样一个传奇才子,以突然蒸发的方式作为人生的结束,是最符合他性格的做法。

后来中宗复位后,心里还是感念匡复军这帮兄弟,曾下诏广求骆宾王的文稿,竟得数百篇。

由于时间短促,李敬业的叛军未能形成大气候。待到大将军黑齿常之带援军赶到江都,乱党早已肃清,不劳烦他动手了。

武则天随后下令,尽杀李敬业(李氏)宗族。只有那个不降叛贼的李思文没有被连坐,并且因功官拜司仆少卿,后来又升了春官尚书。

武则天专门召见了这个在大是大非面前有着坚定立场的老人,当面褒扬他:“李敬业不是要把你改姓武吗?那么今天我就赐你姓武了!”

自从李敬业占据扬州,向天下宣布匡复义举后,前后不过四十多天就结束了。李敬业当初的豪言壮语,也成了自娱自乐的笑话。就连这次直接卷入战乱的三州,除一部分之外,其他都保持了相当的平稳,天下依旧平静,没有丝毫动摇。

可叹的是大唐开国功臣李勣立功三朝,功勋赫赫,最终因孙子李敬业掀起的一场滔天巨浪,自己也被从地下扒了出来,一代功勋之臣横遭鞭尸。更不幸的是,整个宗族之人被诛杀,只留下李思文一脉。

李敬业失败的原因,除了武则天所处的地位优越之外,还在于那些反对武则天的人,他们的行动并不一致。他们的利害关系相互矛盾,没有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

同是临朝称制的批判者,刘仁轨的态度与裴炎就不一致;同是想以武力批判临朝称制者,李敬业与裴炎就不一致;同是公开宣称以武则天为敌,李敬业与魏思温就不一致;同是主张武则天让位于儿子,裴炎和刘祎之就不一致。

当武则天要诛杀韩王、鲁王等李唐皇族子弟时,刘祎之对此表示沉默,而裴炎却极力反对;裴炎下狱之后,刘祎之也没有出面证明自己的战友不是谋反者。

就算在同一个人身上,前后表现也是判若两人。刘仁轨刚开始时批判临朝称制,随后却冷眼旁观,默认了眼前的局面。李敬业刚开始打着匡复李唐的旗帜,后来却采纳了薛仲璋的意见,妄图南下割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