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用敌人的血唤醒自己内心深处的雄性激素(第2/3页)

从表面上,他的态度和过去没什么变化,和人见面的时候,脸上仍不忘挂着职业微笑,就好像那张笑脸是从娘胎里带出来的,无法与皮肉剥离。可是他这种表里不一的灵肉分离,让接近他的人不寒而栗。表面的仁慈,内心的恶念,让“李猫”这个绰号实至名归。自从他任宰相后,他的“李猫”个性被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

李义府是由刘洎引荐进入官场的,刘洎算是光明磊落的纯爷们儿,李义府却是阴死人不偿命的假把式。

两个不同类型的男人却成为最好的朋友,甚至一度传出绯闻,当时朝中就有人说他们是断背。李义府走的是实力派演员加偶像级歌手的路线,说起话来谦恭有礼,声音充满磁性,眉目之间隐约传情,脸上永远挂着迷死人不偿命的笑容。

他的绰号是“李猫”。猫是一种阴柔,诡秘的动物,可见此人是多么妖孽。初唐时选拔干部还是比较讲究德才兼备的,李义府文采好,相貌好,但名声极臭。这“两好一臭”让他混了多年也就混了个办公室文秘(中书舍人),兼修国史。长孙无忌掌政之后,李义府因为受刘洎推荐入仕,而被划分为魏王李泰一党,无论哪朝哪代在官场上混,都要跟对人。

李义府是第一个提出废后事宜的人,也是第一个鲜明表态支持武氏的朝官。流氓不可怕,可怕的是流氓有文化。李义府是一个标准的文化流氓,有了武皇后这个靠山,更是无所顾忌。他从不掩饰,随时随地展露自己的流氓本色。

一次,他到大理寺监狱里视察工作,发现女子监狱里收了个美少妇淳于氏,他也不管人家犯的什么事,就硬要把人家从监狱里捞出来。李义府觉得这么美的人关在监狱里浪费了,不如捞出来给自己当情妇,也算是资源节约。

李义府身为宰相,富贵已极,阅人无数,淳于氏可以在他巡视监狱的瞬间就能迷住他,可以想象得到这是一个多么美艳的女人。随着地位的不断擢升,李义府在物欲、色欲,或对名誉的欲望都表现得非常强烈。

李义府吩咐大理寺丞毕正义把这件事办得漂亮一点,可毕正义办得不够漂亮,走漏了风声,闹得满城风雨。有人立刻将此事上奏,高宗也不得置之不理,命令给事中刘仁轨调查此案。按照唐代的律例,私放囚犯会有罢官乃至杀头的危险。李义府为了杀人灭口,又逼着毕正义畏罪自杀。

高宗虽然也知道李义府是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但因为没有确实的证据,李义府的罪行也就不了了之了。更何况,武后目前还不愿意失去这个人。

面对这样一个人,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做到装聋作哑。侍御史王义方就是那个率先打破沉默的人,他要站出来弹劾李义府。我们经常在历史书里读到,你弹劾我,我弹劾你。如果因为这个,你就以为是个人就可以弹劾,那就大错特错了。弹劾不是弹棉花,它是一项技术活,弹不好,没弹到别人,把自己弹个半死就得不偿失了。

更何况,王义方要弹的是李义府,宰相不是随便什么都能弹着玩的,他不是玻璃球。王义方也认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但他又欲罢不能。这就是一个人的良知,一个文臣的气节。

在弹劾李义府之前,王义方先告诉母亲:“义方是御史,看到奸臣不去查办就是不忠,但因为弹劾奸臣危及到自己的性命,引起父母的忧虑又是不孝,在忠孝二者之间,我无法选择,请母亲大人告诉我该怎么办?”

王义方的母亲回答说:“从前王陵的母亲为了成全儿子可以自杀。现在你能为皇帝尽忠,就算让我去死,也没什么好遗憾的!”

面对伟大的母亲与忠直的儿子之间的对话,我们只有肃然起敬的份儿。有了母亲的这句话,王义方勇气倍增。

王义方是个名声非常好的官员,这时候他所任官职是侍御史,也就是中央的监察官,是那些不守规矩的官员的克星。这个人是个不徇私情、敢于和不法分子刺刀见红的主,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不畏权贵。

当年王义方参加吏部考试通过以后,被任命为晋王府参军。宰相魏徵见他非常欣赏,有意把自己的内侄女许配给他当老婆。可媒人刚一开口,就被王义方把话堵回去了。

魏徵当年可是唐太宗身边的红人,作为刚步入仕途的年轻干部能够得到朝中高官的赏识,那是求之不得的事。在这里要强调一点的是,魏徵的侄女不是丑女,而是美女。

很多人在私下议论,这个王义方是不是脑子有毛病?美女不娶,权贵不攀。

就这样又过了两年,魏徵病故,王义方很是悲痛。他又想起了魏徵的侄女,于是请人说媒,主动去攀这门亲事。有人就问他:“宰相在世时,主动向你求亲,你不肯。现在宰相已经逝世,魏家门庭冷落,你为什么反而去求亲呢?”

王义方十分感慨道:“过去不娶,是我不愿依附宰相的权势。现在娶了,是为了报答宰相生前对我的知遇之恩。”

如今站出来弹劾李义府的就是这么一个人,他拿出了誓死的决心,准备和李义府放手一搏。一个人如果不怕死,那就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他前进的脚步。

王义方上奏说:“李义府在天子眼皮子底下擅自杀死大理寺丞,实在是目无国法;就算毕正义是自杀,也是因为畏惧李义府。这样的话,生杀大权就不是掌握在皇帝手里了,而是掌握在他李义府的手里。我们不能坐视这种情形再发生,请皇上明鉴!”

王义方直接找李义府单挑,并不是他有必胜的把握,而是他有必死的决心。他也知道,李义府绝不是善茬,成名多年的“笑中刀”也不是白给的。

3

在金銮殿上,王义方怒发冲冠,当着满朝文武大臣,喝令李义府退下,李义府却看着李治不肯退。王义方多次呵斥,李治又不发话,李义府才退了出去。

李义府退出去之后,王义方才宣读弹劾李义府的奏章。

这道奏章的具体内容无从知晓,但可以肯定是指控李义府杀人灭口,并揭露他的许多秽行。其中还说到他是同性恋,当初以男色事马周、刘洎。这份奏折可能是因为太写实的缘故,李治读之如读黄色小说,既过瘾又痛心。高宗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就指责王义方言辞猥亵涉嫌诽谤大臣。

王义方真是豁出去了,被高宗骂回去三次,还是要弹劾。这场“狱女门”事件,以王义方的惨淡出局为结点,最后王义方被贬为莱州司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