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利益推手(第2/3页)

列强们更愿意相信中国政府是因为财力问题,才放弃了海军的大规模发展,集中精力发展陆军。至少表面上看起来,只能这样理解。

1913年的5月,利益分配的谈判正在进行期间,中国方面组建联合舰队的工作,丝毫没有受到影响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一个关于海军未来发展方向的会议,正在北京悄悄的进行中。中国海军的一干主要领导人无一缺席,也没人敢缺席,因为主持会议的是沈从云,制定海军发展战略的也是沈从云。

“以中国现有的工业实力,要想和英国争夺海上霸权,绝对是缺乏长远战略目光的策略。所以我们要另辟蹊径,大力发展潜艇只是其中的一项措施,另一方面我们还要把目光放的更长远一些,大力的发展航空技术与海军战术结合的领域。……,也许有的人不理解这个战略决策的思想,但是我想说的是,理解不理解,都必须坚决执行。”

沈从云用一种独断专行的方式,制定了中国海军发展的战略方向。现阶段飞机制造技术还出于相对落后的阶段,确实没有人能理解沈从云这种发展战略的长远性目光。

事实上沈从云也没法解释的清楚,只能来硬的,用个人的权利和威望来做到这一点。从内心的最深处看,沈从云不知道自己还能活多久,尽管现在五十出头,外表上看起来只有三十五六的样子,但是沈从云更相信“天有不测风云”这句话,所以不惜背着一个独裁的名声,也要强行推行更先进的海战理论。至少要把这个理念深深的根植在海军这片土壤中。

沈从云纲领性的发言结束后,会议的下一个议题转到了出兵印尼上面来。这一次唱主角的无疑是海军,中国与荷兰之间的海军力量对比,用东海舰队司令邓世昌的话来说:“荷兰海军,土鸡瓦狗尔。”虽然有点夸张,但丝毫不过分。以目前中国海军上百万吨的总吨位,世界第五总吨位的排名,荷兰确实不是一个等级的。

关于联合舰队司令人选的问题,也没有什么太大的争议,沈从云以年龄太大为由头,直接任命更为年轻的李准为联合舰队的司令。最终确定了以两艘无畏级战舰、二十艘铁甲巡洋舰为主力,各种船只总量为三百艘组成的舰队,搭乘一个师的海军陆战队,开赴印尼群岛。

会议结束后的第二天,全国媒体正在大肆渲染印尼华侨所收到的迫害,以及我军出兵的争议性的时候,沈从云连夜出了北京,乘专列悄然南下。

疾驰的专列在夜色中一路往前,灯火通明的车厢内,聂梓休与徐一凡笔挺站在沈从云面前。带着一副眼镜的聂梓休,正在侃侃而谈。

“由于国家政策的倾斜,加上联合基金源源不断的资金投入,我们在飞机制造技术,以及飞机用于战争用途方面的研究,毫不夸张的说已经走在了世界的最前列。当前西方列强对飞机的使用,还仅仅是停留在用于侦查方面时,我们已经研制出新式的航空炸弹。”

聂梓休说到这里,沈从云抬手问道:“等一下,现在的飞机能带多少炸弹?如果在飞行过程中,遭遇了敌人的飞机,你们有什么应对措施?”

聂梓休不无得意的挺了挺胸部道:“遵循大人当年提供的发展思路,以最新研发的龙翔系列飞机为例子。我国自主研发的龙翔三型轰炸机,航速高达没小时200公里,飞行距离300公里,飞行高度2000米,装弹量可达1500公斤。我们还在飞机上配备了两挺马克沁,一旦遭遇敌机,可以用机枪攻击。……”

从聂梓休流畅的讲话中,沈从云大致明白了这样一个轮廓,聂梓休这个新中国的空军司令,现在真的算是家大业大了。各型飞机多达八百余架,其中包括驱逐机、轰炸机、侦察机、教练机等等。聂梓休还兼任东方飞机制造公司的总经理,算的上是官商一体了。其实沈从云也知道这样不好,不过就目前来看,这也算是权宜之计。沈从云心里还是认为,聂梓休应该把精力集中在空军的战术发展和军队建设上面。

“这一次大人到威海,可以看见东方飞机制造公司研发的新型水上飞机,这种飞机最大的特点就是速度快航程大,可以说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水上飞机了,我们的舰队装备了这种飞机,无疑是有了千里眼。从当今世界航工兵的发展趋势来看,未来的战场上,谁掌握了天空,谁就会赢得战争。”

聂梓休这话,听的沈从云一阵眼皮直跳,这不是“制空权”的雏形么?这小子有两套啊。

“属下有一个不情之请,希望大人能在巡视完南方之后,前往沈阳东方飞机制造公司去看一看,当然您要是能到边境上的空军基地去看一看,那就更好了。”

沈从云扫了一眼聂梓休,这小子果然目光闪烁,一看就知道心里有别的想法,憋着什么东西呢。

沈从云淡淡的笑了笑,把手一伸道:“拿来吧。”

聂梓休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从随身的包里拿出一份报告来。沈从云接过报告,笑道:“我就知道你小子有名堂,又打算要钱啊,还是要地方?我先说好啊,要人我可没有,你自己想办法去国外淘去。”

沈从云说着把报告递给身后的副官,然后又笑道:“晚上我就看,明天给你答复。”

这时候徐一凡有点不满的轻轻推开聂梓休,上前道:“大人,这次联合舰队,怎么不让我们潜艇部队上?我们新式的潜艇已经具备了远洋能力,正是需要实战检验的时候。最近海军研究所方面,潜艇的研究经费也被消减了,说是要研究海军结合飞机作战的课题,搞什么航空母舰。这都是什么跟什么嘛,八字还没一撇的事情,只是拉了个架子,就要占用我们的经费。”

徐一凡说的事情沈从云当然知道,航空母舰这个概念,也是沈从云提出的。不过现在搞航空母舰,明显是不显示的。海军研究所不过是找来几个专家,探讨一下航空母舰的可行性罢了。沈从云心里非常清楚,航空母舰才是未来海面上的霸主,提出航空母舰这个概念,并没有现在就造出来的意思,而是作为一个课题拿来研究而已。

“主动求战是值得鼓励的,但是我并不认为这次出兵印尼,需要用上你的潜艇部队。你还是老老实实的给我盯着你的部队,抓紧训练,未来上战场的机会也许会很多。我现在还不想让你的潜艇威力暴露在世界的面前。”沈从云一句话,断了徐一凡上战场的念头。

……

上海,吴淞码头人潮涌动,无数送行的人群挥舞着手,欢送庞大的联合舰队徐徐列队驶出港口。